第420章 旧案(1 / 2)

卷宗没了,那就代表着当年的这个案子有隐情!

卷宗若在...那也不一定卷宗页码全在。

陈知行起身,拿起自已的公文包,从里面抽出一份文件放在桌子上,耸肩道:“你们看看吧,这是巴若曦的举报材料。”

邓清川的声音在电话那头明显停顿了两秒:“陈组长,您说的是06年旭阳河大桥那起宝马撞人案?”

陈知行敏锐地捕捉到这个细节,对方连具体案件都记得如此清楚。

“对,就是死者叫孙兰的那起。”

陈知行翻开巴若曦提供的材料:“肇事司机叫路天宇,当时判了三年缓刑四年,但据我们掌握的情况,这人根本没服刑。”

“不仅没服刑,还出国了,当时他的保外就医等一系列的操作手续是公安局和检察院的一些人办的。”

“这群人全都有问题。”

“那就走吧,直接去公安局。”

邓清川在电话中快速说道:“陈组长说的没错,不过这个案子有些特殊,卷宗应该还在档案室,不过...”

“不过什么?”

“可能需要施局签字才能调阅。”

邓清川说完才意识到失言,急忙补充:“当然现在情况特殊,我这就安排人去找。”

挂断电话,陈知行把手机往桌上一扔:“有意思,一个三年前的旧案,居然要公安局长亲批才能调卷。”

王振国已经看完举报材料,脸色阴沉如水:“路天宇是路正平的独子,而孙兰...是当年棚改区最顽固的钉子户。”

“当年在这件事情之后,就发生了火灾,火灾之后,棚改区顺利按照城建计划拆除和重建。”

会议室骤然安静,三人对视一眼,都看到彼此眼中的锐光。

陈知行抓起外套就往外走:“去市局,我亲自盯着他们调卷宗。”

......

西山市公安局档案室。

泛黄的卷宗袋被取出时扬起一片灰尘,档案管理员戴着老花镜,颤巍巍地念出编号:“06-刑-147号,旭阳河交通肇事案。”

陈知行直接接过牛皮纸袋,解开缠绕的棉线时,发现封口处的火漆印有二次熔封的痕迹。

“有人动过?”他眯起眼睛。

管理员慌忙摆手:“不可能!我们档案室有严格规定...”

陈知行已经抽出卷宗,第一页的现场照片就让他瞳孔骤缩,照片里倒在血泊中的受害人,右手死死攥着个黑色笔记本。

但翻到证物清单时,笔记本这项却被红笔划去,旁边标注‘家属领回’。

“这不合规。”

王振国指着划痕:“刑案证物必须随卷保存,何况是死者遗物。”

更蹊跷的是,案卷里缺少最关键的法医鉴定原件,只有一份模糊的复印件!

陈知行盯着鉴定结论处的‘颅脑损伤致死’几个字,突然把材料摔在桌上。

几人的目光落在邓清川的身上,邓清川顿时张了张嘴,他也清楚,很显然,他们是在怀疑自已。

邓清川一时间也有些百口莫辩:“几位领导,这跟我可没有关系啊!当初这件案子是施局主办的,当时他还是常务副局长,我就是个局长而已。”

“那时候我主管看守所这一块,所以跟我没关系啊!”

陈知行从公文包中拿出一份文件递给他道:“这份卷宗我们要带走,等查清楚之后,会还回来的。”

文件是纪委取证调阅文件。

“我没意见,没意见。”

邓清川抹了一把额头上并不存在的冷汗。

虽然...他也不清楚为什么督察组非要纠结当年的案子,可很明显,这件案子并没有这么简单。

陈知行将卷宗重重合上,档案室的老旧日光灯在他脸上投下冷峻的阴影。

“邓局,当年负责尸检的法医是谁?”

邓清川的喉结滚动了一下:“是...是老法医孙大海,办完这件案子就退休了。”

“立刻找到他。”

王振国掏出手机拨通一个电话:“再派两组人,一组去法院调取当年庭审记录,另一组找当年经办此案的检察官。”

贺逸阳突然用指节敲了敲证物照片:“你们看这个。”

他指尖点着死者手中模糊的笔记本轮廓:“巴若曦的举报材料里提到,孙兰生前在记录棚改区每户的补偿款差异。”

这就已经非常明显了。

“这个孙大海在哪?”

......

原棚改区,现在的幸福小区三栋303。

客厅中,已经六十七的孙大海坐在沙发上,手里捧着茶杯。

孙大海颤抖的手几乎握不住茶杯:“当年尸检报告原件...是被施局亲自收走的。”

老人浑浊的眼睛里闪过恐惧:“他说...说这是政治任务’。”

“那真实的死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