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大喜之日(2 / 3)

唯利是图 努努克鲁鲁 5750 字 5个月前

老杨一扭头,见是苏阳,脸上的褶子立刻笑开了花:“哟!阳子嘛!正说呢,乔木村那边都传开了,说你小子要办大事了!我就琢磨着,你肯定得来我这包几桌席面!”

老杨也是时常往乔木村跑,他婆娘的娘家人就外村东头,跟村里人熟。

苏阳自己也点上烟,吸了一口,忍不住笑了:“嗨,这事儿传得可真够快,风一样嘛!”

“可不是嘛!”

老杨用肩膀上的毛巾蹭了把汗,等着苏阳的下文。

苏阳弹了弹烟灰,正色道:

“是这么个事儿,杨叔,定好了,下星期一办事儿。这席嘛,我想就请你掌勺了,做咱正宗的老家口味儿。‘双鸡双鱼’这脸面上的大菜少不了,甜米、清炖羊肉也得备上。不过嘛,到了咱这儿就按咱这的规矩来,那些带忌口的大肘子啥的就不准备了。先按整一百桌预备着,你看咋样,周转得开不?”

一百桌?

老杨手一抖,差点把刚捡的柴火扔地上,眼角的褶子都笑成了千层饼。

“哎呦我的乖乖!巴郎子你这手笔可真是豁出去了嘛!这席面一开,我得把锅铲子抡出火星子来!不过,老杨我跟你保证,能办!保证给你办得漂漂亮亮!至于价钱嘛……”

他搓着手,声音压低了些,带着商量的语气,“按咱们的老交情,一桌我收个八十,中不?你也知道这肉价菜价……”

苏阳倒也干脆,笑着应下:“行嘛,钱的事你看着留!我信得过你。”随即又补上一句,“对了,席面上的烟酒,你也帮我托托熟识的路子给一并张罗了吧?省得我再搭进去一腿。”

谈妥了酒席的细节,苏阳和哈孜克赶着骡车回了家。

接下来的几天,整个苏家小院就像上了发条,一家人连同赶来帮忙的邻居们都忙得脚不沾地。

剪窗花、贴喜联、扎彩绸

连张军都亲自上阵,把一条写着“恭贺苏阳同志新婚之喜”的大红条幅挂在了村口的显眼位置。

乔木村有史以来,能有这待遇的,当属是苏阳头一个。

苏阳这桩亲事的热闹劲,成了村头巷尾最热门的话题。村里老老少少都翘首盼着这一天,就指着能沾沾喜气,好好吃一顿平日里难见油荤的“大餐”,更别说还有管够的瓜子喜糖了。

有嘴馋的娃娃,提前两天就开始嚷着肚子空,就等着席面填饱呢!

婚礼这天,天还擦着黑。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就猛地撕破了黎明的寂静。

哈孜克早已抱着两筒笛音雷守在院门口,一点燃捻子。

“嗞.....轰!轰!”

那尖锐的呼啸和高亢的爆响顿时在村子上空炸开。

闻声而动,整个村子仿佛瞬间活了过来。各家各户的灯都亮了,乡亲们匆匆拾掇,穿上了压箱底最体面的衣裳出门。

连平日里穿着补丁衣服的小娃娃,也被爹妈套上了簇新的花布衫或海军条纹小褂儿,小脸蛋儿洗得干干净净,跟着大人一起拥到苏阳家门前的小路上,等着看新郎官出发的热闹。

后院里,老杨半夜三四点钟就过来了,灶上的大蒸笼里,那厚实的肉块不知蒸了多久,这会子正是香得勾魂夺魄的时候!飘到前院里,大家忍不住猛吸收了几口。

“阳哥,车队来了!”

哈孜克冲人群里喊了一声。

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投向村口。

嚯!

四辆漆面锃亮、擦洗得一尘不染的小轿车,缓缓开了过来!这小汽车接亲的排场,在黄土漫漫的洛甫乡乡下,可真是件稀罕事儿!

前两年主流还是骑着擦得雪亮的“二八大杠”去迎亲,这两年刚兴起用挂彩的农用三轮车扎堆去接新娘子,十几辆三轮“突突突”排开,也算是当时乡间的盛景了。

眼前这四辆“铁壳子”小轿车,那可是乡里的书记动用自己的关系,在洛甫乡给给凑成的,就当是代表乡政府给进步青年的贺礼了!

在乔木村,这架势绝对算得上开天辟地头一回了!

苏阳穿着板正的中山装,胸前别着大红花,他本就挺拔,今日这一捯饬,大家看着这幅白净的皮囊,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苏阳咧嘴一笑,冲众人抱了抱拳,中气十足地招呼:“老少爷们们,辛苦起早!咱这就走!”

哈孜克破天荒的换了身新衣服,乐呵呵的打开车门,坐进了小汽车。

“娘嘞,这小汽车就是好啊,坐着比床还软乎!”

充当接亲“大客”的二婶子领着娜扎嫂子,还有高家、方家两姐妹,纷纷坐进了其他几辆小车。车门关上,车队在一片硝烟和喧闹中,威风凛凛地驶出了村口。

“哈孜!记着路上逢路口拐弯、过桥过沟的地方,别落下鞭炮驱驱邪,图个顺当吉利!”

张军忽然想起什么,在后面喊了一声。

随后就看到哈孜克,从车里扔出了一盘小火鞭,霹雳吧啦的响了起来,惊的一群孩子赶紧过去踩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