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起筷子大口吃了起来,白饼往汤里一泡,又入味又筋道。
胡吃海塞的喝完一碗汤,见吃的差不多了,才撑着肚皮开车回去。
一路上苏阳打听了下当地的用工成本,张乡里的煤球厂,罐头厂,都是一天十块,一个月三百。
这成本算是很低了。
不过苏阳并不打算用村里的熟人,跟乔木村不一样,那边的人都认干,不偷懒。而且都是天南地北迁来的人,都是半熟,管理起来也方便。
而这边的人,骂一声娘,都牵出来好几个亲戚。
回到村里,已经是下午一点。
大家吃过午饭陆续拿着犁耙去地里搂草,整理地垄,为春播做准备。
苏老娘已经开始收拾东西了,本想多住几天的,可今年立春早,和田还有十几亩大粮地,也该收拾了。
土地就是农民的根儿,就算再有钱,也不舍的把地荒在那里。
“阳子,咱们啥时候回去啊,家里的地也该翻了,甜菜种晚了不长根,不甜,卖不上好价钱。”
“妈,再等两天,我今天去银行贷了款,估计这两天会放下来,到时候我就送你们过去。”
苏老汉一听贷款,敲了敲烟杆:“阳子,你贷款做啥了?这么多钱咱们咋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