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这时,就听得李原轻咳了一声说道。
“哎,几位将军。”
“不要对苏大人无礼。”
这有做红脸的,自然就得有人做白脸。
几位州府将军给苏文广施压,李原就得做那个白脸的去化解矛盾。
毕竟他们的目的,是要从苏文广的手中拿到晋爵文书,直接撕破了脸反倒是对事情不利。
于是李原几步上前,对苏文广说道。
“苏大人,说起来这授爵之地的典故。”
“你可听过马上封侯吗?”
苏文广见李原把几位州府将军劝开,刚缓了一口气。
见李原问他马上封侯的典故,他立刻是眼珠直转思索了起来。
苏文广自认颇有才学,但他的本事,都在专研科举的四书五经之上。
对于勋贵之事了解的并不多。
此事虽有耳闻却不知详情。
马上封侯的这个典故,在李原的上一世,特指汉代班超弃笔从戎,被汉武帝封为定远侯。
然而在李原这一世的大梁,这马上封侯却有不一样的故事。
只听李原轻声对他说道。
“苏大人,你若不知我便跟你说说。”
“我大梁太祖朝时。”
“我朝名将方勇志,率军连破东海国三洲七郡二十一城。”
“直吓得那东海国主,纳头请降,送长子入上京为质。”
“太祖大喜,封方将军为镇东侯。”
“据说天使官带着赐爵文书赶到阵前的时候。”
“方将军正在马上指挥着大军东进围剿残敌。”
“这马上封侯的典故,也就成了我大梁军中的美谈。”
这镇东侯的故事,还是李原从老侯爷赵明远那里听来的。
今日用来反驳苏文广正合适。
李原说起了这些典故,一旁的兵部侍郎李秉孝似乎也来了兴致。
他这人平日里最爱看兵部书库中的阵前文书与名将传记,于是他也笑着说道。
“伯爷您说的不错。”
“不过,这马上封侯,在本朝可不是只有一例。”
“想当年在太宗朝的时候,南蛮诸部起兵作乱。”
“乱兵号称十万之众,为祸数洲之地。”
“朝廷派大将焦岳,率三洲兵户去南下平乱。”
“焦将军先是诱敌深入,在谷阳山一战大破诸蛮联军,斩首数万。”
“后又率军攻陷南蛮神山,逼南蛮诸部跪地乞降。”
“他这一战,让南疆足足平定了数十年。”
“太宗感念焦将军的功绩,授予他平蛮侯的爵位。”
“据说焦将军受封之时,也是正骑马返京。”
“称之为马上封侯也不为过。”
李原听了,自然也是连连点头,称赞李大人博学。
然后又转头看向了苏文广。
“苏大人,朝廷封爵之地,本无定法。”
“这马上封爵有之,在上京受封者有之。”
“一切都是因地制宜。”
“苏大人强求受封之地,是不是有些牵强了。”
这时,一旁的几位州府将军也上前说道。
“对啊,我等可是奔波了上百里来为伯爷庆贺。”
“苏大人你一句话,便要让我等白跑了一趟,这是什么道理。”
“没错,在庆州办怎么了?”
“伯爷都没意见,苏大人你为何要多事!”
这红白脸的一起上,给苏文广弄的是不好招架,他对一旁的李秉孝也是心生埋怨。
心说你到底是哪头的啊,怎么帮着李原辩驳。
他现在说不出什么道理,只能故作温怒的喊道。
“退下,给我退下!”
“你们这些武夫真是无礼。”
“要怎么办晋爵礼,自然是我们钦差说了算。”
“你们这是目无朝廷,要喧宾夺主不成!”
见这苏文广还在硬撑着,李原也只能是微微摇头。
没想到这个家伙如此难缠,看来也只能是动用后手了,于是他出言说道。
“苏大人,你莫要急切。”
“对了,我记得天使官不是应该有三位吗?”
“不妨将另一位大人也请出来商议。”
“我记得这朝堂之事,若是有争执,可众人票拟。”
“你们这天使官有三人,什么事情三取其二不就得了。”
李原这话一出,苏文广的眼睛就是一亮。
他现在正被几位州府将军追问压迫的紧,心中急于脱身。
这位苏大人忽然想到。
对啊,我们不是还有一位曹公公吗,他可是后党的人。
在朝堂上商议的时候,后党的意思可是与我等相同,都是要打压李原。
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