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沈墨轩不见了(1 / 2)

实话说,李原觉得于洋侯这人还不错。

与其交谈的时候,李原可是全程开着自己的属性【察言观妄】。

发现这位身材有些肥胖的侯爷,跟自己说的话确实都是肺腑之言。

他先是抱怨沈墨轩这人,冷酷无情毫无人性。

而大梁的文官,更是一群吃人不吐骨头的伪君子,绝不可与其深交。

对于现在的上京勋贵集团,这位于洋侯也没什么好印象。

他评价辅国将军,说这人是志大才疏并没什么真本事,但却妄图掌控大梁的朝堂。

结果却是让国家混乱不已。

至于皇城里的后党,一群妄图将弱智皇子推上皇位的家伙。

于洋侯对他们更是不齿。

李原有些意外,他在这位胖侯爷的眼中,居然看到了勋贵中少有的忧国忧民。

以前在上京的时候,李原与这位于洋侯没怎么接触,交往并不深。

现在发现,此人的很多观念与自己所想颇为近似,有种遇到知己的感觉。

只是这位于洋侯,生性有些胆小怕事。

更不愿意参与朝堂上的那些腌臜事。

但往往又事与愿违,因为他性子软好说话,常被勋贵们安排一些他人不愿做的差事。

比如这次押送民女入北川便是如此。

其他人不想做,便将他推了出来。

李原现在,都有些同情这位胖侯爷了。

他在心中暗自思索。

此人也算是勋贵中难得有些良心的人,不妨投入些资源,也算是互相结个善缘。

所以,李原便答应了于洋侯,将那些郡府兵与沈墨轩的尸体交给他,也好让他能回朝廷交差。

只是这时,外面却发生了一件意外之事。

帐外先是一阵的混乱,紧接着一名亲兵进来回报。

说是由于女子们用雪团猛砸沈墨轩,结果不小心,让他胯下骑乘的那匹马受了惊。

惊马驮着沈墨轩直接冲入了密林,亲卫们赶紧去追。

只是搜寻了半天也未能发现沈墨轩的踪迹。

听闻此言,李原就是一皱眉。

对于沈墨轩,他可说是痛恨无比,此人他是必杀的。

所以务必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于是立刻派出骑兵,按照雪上的马蹄印迹去搜寻。

结果骑兵追出去了半日,也没能找到沈墨轩的任何踪迹。

这让负责追踪的巴杉是满面羞愧。

他觉得是自己愧对了伯爷的信任。

李原也有些无奈。

自己麾下的骑兵何等精锐,怎么可能找不到冻得半死的沈墨轩。

这里面必然是出了什么差错。

不过李原转念一想,沈墨轩也只是穿了一件汗衫亵衣,根本不可能在这么低的温度下存活太久。

也许是死在了哪个不为人知的地方也说不定。

比起寻找沈墨轩,李原与麾下的数千北川兵马,可是偷偷入境的兴州地界。

若是自己让骑兵肆无忌惮的搜寻,万一惊动了本地的督军府,怕是会有些麻烦。

所以,李原最终也只能放弃大规模搜寻。

目前看,寻找沈墨轩只是小事,可以留下小股人手暗中查访。

自己还是将兵户们安全的带回北川再说。

于是,队伍在盘山岭又休整了半日。

次日清晨,于洋侯高德善也被李原放了。

他率着自己的亲随,带着部分郡府兵的尸体回上京复命。

对于这位胖侯爷,李原倒是没什么可担心的。

因为他即便是向朝廷告发李原,对他自己也没有任何好处可言。

反倒是会将青原伯得罪死,根本得不偿失。

所以他最好的选择,就是将此事的一切责任,全部都推到失踪的沈墨轩身上最为合理。

虽然于洋侯在上京的勋贵圈混的并不好,但怎么说人家也是一位正牌的侯爷。

即便是这次差事办砸了,受到的惩罚最多也就是闭门思过。

送走了于洋侯,李原也率军北返。

反正事情也已经办妥,再无遮掩的必要。

队伍直接便在大路上行军。

虽然没有故意招摇,但几千人的队伍,上千辆车驾的规模也颇为骇人。

不过好在现在是冬日,各地道路上的关卡与巡丁数量并不多。

这一路上,北川军也并未骚扰沿途的城镇。

大多数的本地督军府,只当这是一支路过的客兵,为了少些麻烦都故意装作不知。

数日后,兵户队已经进入到了遂州境内,可说是快到家门口了。

正月初十,傍晚黄昏。

在遂州府常松县的一处官道上。

长长的车队停靠在路旁,一眼望不到头。

不远处的荒野中点了不少的篝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