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传承玉简意外之喜(3 / 4)

习实在是太过吃力,反而综合效率还没有玄级功法高。

也就无法接触并修炼真元秘术。

但是这位玉峰堂主却认为,还是应该多想一些办法去提高弟子们的实力,从而拉高宗门的整体实力。

为此他专门收集记录了这些人容易犯错的地方,以及他们最常出现的问题。

然后花费数年时间,编纂了这样一门尽可能简单易懂的秘法,希望可以以此来快速提高门人弟子的真元质量。

而这门简单易懂的真元秘法,仅仅只有黄级!

不仅如此,在初步创造的三阶秘法成功之后。

玉峰堂主又花了十多年的时间,期间以书信联络了许多四阶同道,来编写后续的四阶版本。

希望可以在加强弟子们的同时,也帮助到一些侥幸突破元婴或者中途加入的散修客卿。

为此还前后五次联络这位看守魔物的元婴老者,希望他能提一些建议与心得。

在最终完成这本直通四阶的黄级真元秘术以后,还特意又写了一封信,请他斧正。

故而他在传承玉简当中,也将这门秘法的完整内容都记录下来,留给了后人。

“啊?这也行?”

萧辰原以为,他应该是跟这样的真元秘法没什么关系了。

但是万万没想到啊,居然还能在这里,意外捡到一本单独分拆出来的真元秘法。

正常来说,那些连地级功法都学不会的门人弟子,通常都属于宗门内的中下层。

实在是没必要专门开发这样一门秘术去提高他们的实力。

由此也可见,对方所属的宗门应该遇到了不小的外部压力,否则没道理去打这样的主意。

“原来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得以压缩真元来增加法术威力吗?”

萧辰仔细品味了一下这门秘法:“看着倒是有点意思,就是不知道对我来说,还能起到多少效果了。”

要知道,他本来就有阳五行印,不分昼夜的帮忙压缩体内的真元质量。

故而哪怕之前没有修炼真元秘术,其实真元质量也已经非常强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基于普通修士的情况来推论的话。

即便兼修了这门秘法,效果也必然会大打折扣,甚至完全没有任何作用也不是不可能。

好比萧辰现在去服用四阶妖兽肉,就几乎只能尝个味道,对于自身气血的提升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玉峰随笔》作为一门黄级秘法,那就又不一样了。

从理论上来说,它完全可以享受到海克斯强化的增幅效果。

如果萧辰兼修了这门秘法,说不定反而能获得连功法创始人都没能预料到的神效。

念及此处,他当即决定等这次探索结束之后,第一时间就修炼这门秘法来测试一下具体的效果。

“玉峰堂主是吧,真是个大好人啊!”

萧辰发自内心的夸赞了一句,并默默记下这个名字。

虽然相隔这么多年,对方早就已经消失在了天地之间。

但是没关系,之后有机会他会将这门秘法重新写出来,并且特意注明‘玉峰堂主’这个创始人的名号。

让更多的人知晓这门功法的存在,也让这个名字能够活在更多人的心中。

甚至都不需要等之后,等会出去后就可以跟外面的几位真君分享一下这枚传承玉简。

不过除了这门秘法之外。

后面就是一些不太实用的常规传承,以及通篇的懊悔与遗憾了。

萧辰在接受完玉简的讯息传承之后,还特意闭目回想了一遍,以防自己看的太快可能存在遗漏。

不过后面就没有什么比较有价值的讯息了。

尤其是对方留下的那些所谓秘闻,质量和灵通阁有的一拼。

比如说有人声称他在远海发现了一座长宽都高达数百里的大型岛屿,结果靠近以后才发现那居然是一只正在沉睡巨龟。

又比如说一些修士坚称自己看到了人面鱼尾的鲛人部落。

但是要么说不出具体的位置,要么带着人去了之后才发现那里不过是个荒岛,其实什么生灵都没有,岛上也没有任何遗留的痕迹。

诸如此类的故事,萧辰在各大宗门的藏经阁借阅古籍时,其实也看过不少。

总体而言,距今比较远的时期这样的传闻会多一些,近几十万年来少了很多,最近几万年内更是几乎没有。

唯有一点无论时间远近都一样。

那就是它们听起来都像是刻意编造出来供人吹嘘的故事,完全没什么可信度。

“传闻中鲛人的眼泪会化为珍珠,但也不知道我什么时候才能有幸得见。”

萧辰很是好奇,那些珍珠究竟是凡物,还是带有灵气的灵珠。

如果是后者的话,那岂不是相当于活的灵脉?

可惜他现在甚至都无法确认,修行界是否真的存在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