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八章 楚王妃(2 / 3)

王罗昱率先开口:“若光兄作的诗很好。”

其余人见主心骨开口,忙出声应和:“温公子的诗天下第一!”

“是啊,那小厮有眼无珠,我们当真觉得温公子的诗作的好。”

温若光嚣张至极,朝李卯得意洋洋:

“听见了吗,有本事你也来作一首,咱俩比比,你要是让我心服口服,本公子就认了,也不去报官!”

“你要是没我强,你今天也要立定挨老子两巴掌!”

李卯却是没有多说什么,毫不犹豫颔首作答。

好歹也摸过人家姐,人家亲姐也亲过自己,那都就差掏出来团儿捧着喂了。

他要是再不管管这不知天高地厚的准小舅子,以后只怕就要捅破天大的篓子,捞都捞不出来那种。

……

颐和堂外,雕龙画栋前。

南宫素笙头着金步摇,繁丽凤钗,一身曳地绸缎大紫长裙。

抹胸勒的鼓鼓囊囊,偶见雪痕。

今日刚与苏州的一位吕家长辈在此儿时便喜爱的蔡记中低调小聚,结果刚用上膳就听见外边的嘈杂嗡嗡乱响。

想着出来拿着王妃的身份让人肃静,结果就瞅见颐和堂中那狼藉一片的场景。

对峙两边站着衣着华丽公子哥,年纪撑死不过二十上下。

其中又属一道白衣公子显眼至极。

南宫素笙眼神凝了凝,这不是那位跟她表妹暧昧,结果又去撩人外甥女的思悬公子?

对面是

温家的温若光?

这都快赶上一家人了,怎么起的冲突?

一丫鬟兴高采烈指着那颀长背影道:“诶?王妃,您瞧那不是温府的思悬公子?”

南宫素笙点点头,驻足颐和堂不远处。

一个本来就在雅间外观望的丫鬟禀报道:“刚刚奴婢打听过,好像是两边人起了冲突,现在在那边比诗。”

“比诗词?”

南宫素笙盯着那白衣背影,眼中被惊扰的不悦缓缓化作好奇。

上次眼前这位思悬公子同她说,那日所作之赋只是他口传,但后面其见识又让她觉得更像是自谦之辞。

如今又要比诗词

南宫素笙面容沉静,心里稍一思忖便自朱红游廊下迈步赶向颐和堂。

将将迈入厅堂站定,就听闻那位思悬公子娓娓道来:“此处有美景佳人,我当说词一首,以赠佳人。”

旁边围观之人越来越多,其中不乏家里老爷是围观的贵妇小姐,用团扇掩着半张脸,叽叽喳喳盯着那白衣公子眼睛放光。

“好俊的小哥~”

“他好像是名叫思悬,不是跟温夫人一家的?怎么跟人弟弟起了矛盾。”

“不晓得。”

“这佳人是谁,难不成说的是我?”

南宫素笙则一言不发,凝神听其第一句道: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南宫素笙眼神一滞,凝重几分,抿起柳叶般的薄唇。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围观人群嘈杂渐渐安静,有不少人品出其中那深沉意味来。

我们都当你跟这温若光半斤八两,结果你真会啊?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花自飘零水自流...”

南宫素笙喃喃重复,同时下意识看向颐和堂外那水流潺潺,刚好其上覆盖两瓣桃花,萎靡干瘪,顺着流水卷向远方,自是同春光明媚一片而相当违和之孤寂。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南宫素笙望向窗外流水,慨叹一声,微微出了神:“好一句‘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红木圆桌旁,师清璇直勾勾盯着李卯的眼睛,一双剑眸不复冷淡,而尽显复杂温润。

这逆徒

……

堂内之人沉默半晌。

温若光不晓得他们沉默什么,不解问道:“这首词很好吗?我不懂啊,感觉也就那样,不如我写的世子殿下大气。”

一边王罗昱眉头紧锁,没有回答仅是无奈摇摇头。

眼前这俊美公子显然不光只有一身皮囊,才气更是肉眼可见的老天爷赏饭吃。

只怕今天温家大少挨的这俩巴掌是还不回去了,而且最可惜的是今日刚好被其打乱了计划。

王罗昱眸光动了动,但并没有过多糟心。

这温若光轻浮孟浪,日后时间还长,就不怕他不入套。

温若光还在左问右问,问这词好在哪儿,跟他的世子风姿比怎么样,然后就见人堆中传来一声“好词”。

不轻不重,但其中威严却是藏不住,镇场能力十足。

众人转头看去,发现一大紫色长裙凤钗美妇踱步而出,其面颊沉定从容不迫,金步摇微微摇曳,广袖缀夹银丝,浑身自是那风华正盛妇人的浮凸,双腿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