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根子还在钱上:继兄有想法(2 / 3)

,李龙则是在院子里转了一圈,然后锁上门,准备睡觉。

屋子里又多了几样家具,想来应该是顾晓雨淘来的,院子里的积雪清理的很干净,应该是王搞的。

挺好,虽然自己不在,但院子并没有因为这个而变得荒废,以后住进来也就方便不少。

睡得比较早,加上心里有事,李龙在闹钟还没响的时候就醒了过来。

他搓了把脸,起来穿衣服,然后就听到隔孩子们悄悄话的声音,原来他们并没有睡着啊。

李龙笑了,从语气里能听得出来,孩子们很兴奋,那干脆就起来吧。

李龙看时间还早,起来后到院子里,对着孩子们的门:

“没睡着就起来吧,洗漱,我这边煮点粥,咱们吃了后去等着升旗。”

“好啊好啊!”纳森开门从屋子里冲了出来,“我们早就等不及了。”

“你们是不是一晚上没睡啊?”李龙问道,“怎么穿的这么整齐?”

“唉,不成!”哈里木揉着眼睛出来,“昨天睡了不到一个时,他们就开始话了,一个个话多的很,也不知道咋那么大的精神。”

李龙笑了,哈里木是无法理解孩子们对于在天安门看升旗的那种感受的。

当然也是因为教材改了,不然的话,这些孩子可能都不一定会有这样的印象。

毕竟没改版之前的教材,还是以某经为主要内容的。

这其中也有自己的一份功劳吧?李龙还挺自豪的。

厨房里有白菜萝卜洋芋,有米有面。

李龙看时间还有,便架着炉子,熬粥,炒白菜。

他们带的有馕,早上就吃这个了。

哈里木看李龙忙着做饭,他便带着孩子把其他几个屋子里的炉子引着,然后洗漱打扫卫生。

住在别人的家里,无论是哈里木还是叶尔江他们,都有帮助打扫卫生的自觉,而且把被褥迭得整整齐齐的,里面的东西也摆放到位。

等吃过早饭,李龙便告诉他们先不收拾了,衣服穿好,赶紧去天安门。

孩子们很激动,萨斯肯把红领巾直接给打成了死结,没扎好,急得差点哭了,还是加纳古丽帮着他重新解开扎好,才出了门。

走到大路上,这时候车少,等了好一会儿才拦到一辆面包车,几个人坐进去,指着要去天安门看升旗。

司机很健谈,听他们从北疆过来专门看升旗,立刻就开始讲在哪里看最好,然后还这是好事,要给他们半价。

李龙还专门看了看,面的没有绕路,司机一路边开边介绍着路过的地方,有景点,有博物馆,但凡是个地名他都能出点典故来,还真不错。

到地方后人家真的只要半价,李龙没好意思,给全了,对方还硬是不收。

怕耽误看升旗的时间,李龙便最后给了半价,等面的离开,叶尔江声:

“这里的人也挺好的。”

李龙笑了。

他就是不希望因为一两个人影响孩子这一次的经历,没想到很快碰上了正面典型,而孩子的态度变化也很快。

看升旗的人倒不是很多,可能一来是冷,二来现在人们主要还是在为生活而奔波,衣食足而知荣辱,仓禀实而知礼节嘛,还得先把温饱线挣上去再其他。

看到天安门,几个孩子的表情变得更加激动,等国旗护卫队从门洞里出来,他们下意识就举手敬礼,表情变得肃穆起来。

李龙觉得都不用什么,这就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果然,等到升旗的时候,孩子们跟着唱国歌,那表情别提多郑重了。

等升旗结束,人们零零散散的往回走,有人看到他们这些人,立刻就感觉到了不同。

“你们是从北疆来的吧?”旁边有老大爷就问。

“是啊。”李龙还没开口,叶尔江就主动,“我们是从北疆过来的,老爷爷你怎么知道的?”

他的普通话不是那么好,带着民族味道,那老大爷“哎哟”一声,道:

“我就嘛,刚才看你们唱国歌,敬礼的时候就感觉不一样。嘿,我知道啊,库尔班大叔骑着毛驴上这里来见毛主席,我给你们啊,我是铁道兵,在你们那边修过路,现在退休了,嘿,好孩子!”

老人话的时候就摸着身上,这习惯性想要给孩子拿点什么,感觉就像是长辈见了晚辈,下意识要投喂点吃的什么,但偏偏眼下什么也没有,他四下一看,立刻笑着:

“既然来了,升旗也看了,这咋也得和天安门,和纪念碑照张像吧?我请客!来来来,照张像!我给你们啊,我在北疆那边,可没少吃老乡家里烤的馕……”

老人很热情,叶尔江他们看着李龙,李龙就点点头。

他看得出来,老人是真的激动,不像是托。再了,孩子们来都来了,照相倒也是应该的。

这里有专门照相的,李龙出来的急,没带照相机,这回倒是让人家专业的给搞一回。

每个人单张,还有合影。那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