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5章 打瓜季结束,赢麻了!(3 / 4)

李家这里放了一台,除了这三个人外,有一台在梁文玉那里,一台在陆英明家里。

梁文玉那边每天是从收购站拉打瓜子压平晒干弄好之后再拉回去,他自己有拖拉机,干这个活没问题。陆英明就在李家对门,拉打瓜籽更方便,其他三家其实都没他家拉的多。

李龙现在是本钱充足,收打瓜子的时候,再不像当初收贝母那样需要阶梯性的投入。所以收多少之后基本上就是实打实的除去成本剩下的利润,算一算,每收一吨有两千多块钱的纯利。

到九月下旬的时候,来收购站这里卖打瓜子的逐渐少了,原本一天也能收个三五吨七八吨的,现在一天就是几百公斤,偶尔能有过一吨的。

中间董志超和白修民又各来了一次。两个人来的时间间隔有个五天左右,李龙猜测他们之间可能说好了的,互相不见面,但其实都知道对方的存在,来李龙这里买打瓜籽也是错开时间,免得尴尬。

等到九月二十五号左右的时候,四小队那边的打瓜子已经收差不多,李建国那里就轧账,把帐本送到了李龙那里。

这一回白修名又拉走了三十吨的打瓜籽,董志超这边也不少,拉走了二十吨。

等到过中秋节的时候,董志超最后拉来了一次,拉走了十吨。

剩下零零散散,国庆节前后,李龙又收了五吨的打瓜籽。

这回董志超和白修名两边都已经说清楚今年不来了。再收货就到明年,就是说他们的原料已经储备足了。

李龙心想着这剩下的五吨打瓜子就只能存放库房,静待来年了。

这也很正常,毕竟他不是诸葛亮,哪怕是诸葛亮也做不到算无遗策。

让李龙有些意外的是,十月十号那天,来了一个陌生的客户,到收购站就直接说要买的平口的打瓜子。这时候收购站已经闲了下来,恢复了原来的节奏,顾博远和孙家强两个完全可以忙得过来,所以李龙就留在大院子里,盘点着这段时间的收获。

听说又有人来收打瓜子,李龙真的很意外,他跟着孙家强去了收购站,看到了这个陌生人。

这位是典型的南方人,一米六二三左右的个头,看着挺清秀,白白净净的,二十多岁不到三十岁的样子,打扮的像文化人,脸上随时带着微笑,目光里透着一股子精明。

“李老板是吧你好你好,听说你这里有平口的大瓜子,我专门过来想买一些。”男人很热情,直接说明了来意,还做了自我介绍,“我来自川省,叫乔星,你可以叫我小乔。”

李龙心说小乔可比你漂亮多了,他笑着和对方握了握手:

“乔老板你好,打瓜子我们可不多了,有个五吨左右吧,进去看看”

“好的好的。”

李龙带着这个乔星见到了后面的库房,拽过来一麻袋打瓜子解开袋口给他看。

“还真的全是平口的呀,洗得干净,不错不错,品质很好。”乔星满口的赞扬,他又看了两袋子,便不再看了。

“最后就剩这么多,如果你全要的话,我还可以便宜一些。”尾货便宜一点卖,这是常事,李龙是不想留着这些到明年,因为到明年就算是陈货了。

“价钱好商量。有个事情找李老板打听一下,你们这个打瓜籽儿是怎么压平的呀这个是不是有什么窍门”

李龙心说终于有人关注到这个事了。

这也是迟早的事,毕竟自然长成的打瓜子不可能都是平的。只不过人工压平比较费事,好些人不愿意做。

用机器来压平,可能有些人没有想到其中的关窍。

当然李龙也不可能直接就给这位姓乔的说,他打着哈哈说:

“还能怎么着,就那样拿板子压呀。”

“可是打瓜子不是硬的吗硬压会压碎的”乔星很好学,有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执着。

“刚从打瓜里掏出来的时候压。”李龙笑着说,“再问可就是商业机密了呀。你是来买打瓜子的还是来套问技术的”

“嘿嘿嘿嘿,就是好奇就是好奇。”乔星尴尬的笑了笑,“那这个打瓜子的价钱……”

“三块五一公斤。”李龙脸上的笑容淡了一些,“全部买完的话,可以给你便宜五百块钱,就当是运费了。”

乔星最终拉走了这些打瓜子,给李龙付了一万六千块钱。

对李龙而言,这也算是意外之喜,原本以为这些打瓜子是留着压库房的,没想到最终竟然卖完了。不管这个乔星是真心想买还是真心想打听压平机的事情,都和他没关系了。

接下来就是真正意义上盘点。

这一个打瓜机李龙一共收了一百零五吨,把所有的数量加起来,李龙自己也是吓了一跳,这数字可不少。

收打瓜子的成本基本上是在一块一到一块三之间,也就是总成本不到十三万,收入在三十六万左右,净赚二十三万。

付出的成本里面,除了谢运东等几家一共分了不到两万块钱的加工费和运费,李龙还给大哥留了一万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