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先提起来的,如今怎么就不承认了
“就是,就是。”
曹利用叹了口气道:
“复古兄,有些事错过了就是错过了。”
“以后有机会再说吧,你先在应天府做出成绩来,兴许将来才能替你说话的。”
曹利用说完后,也就不再给李迪说话的机会,他直接踩着踏板上了船。
独留下李迪发蒙。
不是,你们武将做事都如此果断的吗
宋煊等人离开宋城,但是热闹依旧在。
这下子那些来游学的学子们犹如蝗虫过境一般,前来凑热闹。
待到宋煊等人到了宁陵县,当地百姓在知县的组织下,更是迎接三十里。
连中三元的状元郎回乡,将来若是宋煊能够给同乡漏点资源,那就是赚到了。
其实这种锣鼓喧天的场面,宋煊骑在高头大马上,并不觉得吵闹。
倒是真正的生出几分衣锦还乡的爽感。
“状元郎回来了。”
宋家私塾的学子们在宋夫子的带领下站在门口。
以前他们有多看不上宋煊,如今瞧着受到万人簇拥,骑着高头大马的宋煊,哪一个不心生羡慕。
“我早就知道十二哥他是神童,你们都相信。”
“说的好像你相信了一样。”
“嘿。”
宋夫子瞧着宋煊走过来,当即往前走了一步。
宋煊倒是客气的拱手:
“夫子,我这个私塾倒数第一名中了状元回来,没丢脸吧”
“哈哈哈。”
宋夫子只是大笑,丝毫听不出来宋煊话里的揶揄之意。
他教了十几年的书,总算是出了宋煊这么一个“连中三元”的弟子,将来那是要写进族谱里的。
无论如何,宋煊都是逃不掉的。
“好好好。”
宋夫子仰着头笑道:
“希望你宋十二今后当了官,也别忘了本。”
宋煊拱拱手,随即被人群簇拥着继续游街。
宋夫子瞧着宋煊远去。
说实在的他也没想到宋煊这个街头一霸,会考出如此成绩来!
当年可是一个劲的拿宋煊当反面例子用的。
为了庆祝,宋家在老家也是摆了几桌席面,邀请左右乡邻来捧场。
其实用不着邀请,他们也会主动前来的帮忙的。
宋老爷子嘴巴就没有合上过。
连带着浪荡子宋霁都被人夸奖,说是运气真好,生了一个好儿子之类的。
众人围着宋煊说着恭贺的话。
宋煊倒是无所谓,只是与曾经的街坊们聊了聊,将来孩子要读书也可以去私塾来识字之类的。
更是让这群人极为高兴,若是自家孩子不说中状元,将来能够中进士,那就是改变命运了。
自从宋煊带着新妇祭拜过祖宗后,勒马镇便开始传言宋家埋的祖坟是风水宝地。
否则如何能上一辈出了个进士,这一个孙子辈就出了连中三元的状元郎。
为此老赵家甚至都连夜召开宗族会议,商议把祖坟迁到宋家旁边。
就当是借运。
可是又不敢过于明目张胆的。
在乡下,这种事可是被人忌讳的很。
其实许多人都不理解人脉这件事。
在宋煊乡人朴素的观念当中,他们认识个当官的就是人脉了。
可实际上,这并不是所谓的人脉。
大多数都是利益交换才行,宋煊早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
但许多人一辈子都不明白,觉得自己认识一个人就是人脉了。
宋煊倒是也没有久留,携夫人以及护卫本着安阳县而去,参加韩琦的婚礼。
韩琦的老丈人崔立对宋煊十分的客气,并且叫来自己的儿子崔勉与宋煊交流认识一二。
崔立倒是也没有客气:
“老夫早就想要与十二郎找机会聊一聊,但是一直都没抓住你,今日总算是有空了。”
“哈哈哈。”宋煊举起酒杯笑了笑:
“今日崔相公可得好好与我聊一聊在东京城为官之事。”
崔立也是一直都在外地任职,今年感觉体力不强,才希望干清闲的职位。
“你岳父没有与你聊过”
“我岳父他又不是进士,武人晋升体系与我等不一样,尤其是他也很少遇到什么算计。”
宋煊嘿嘿笑了几声:“不像我,一上来就得罪翰林学士以及开封府府尹。”
“哈哈哈。”
崔立闻言也忍不住大笑。
但话又说回来了,这件事还是宋煊为韩琦出头,才会惹祸上身的,他不能不管。
“无妨。”
崔立磨着胡须道:
“陈尧咨想要找你麻烦的机会很少,出了殿试那么一档子事,很多人都会盯着他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