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配享孔庙?(6 / 7)

大宋悍臣 鼠猫狗鸽 17496 字 5个月前

书院的事吧。”

范仲淹只能沉住气,把拉刘筠去教学的事,埋在心底。

毕竟大儒孙奭能够主动前去,那可实在是意外之喜啊!

赵祯当然也听到了刘筠写的酸诗。

可以说,他就是给皇帝和皇太后写的。

如今科举考试都要看策论取士了,诗赋的占比进一步下降。

赵祯也不想去理会刘筠的牢骚。

因为他内心更欣赏任过六地知州、基层经验丰富的夏竦。

而非老在写诗、编书、草诏的刘筠。

所以刘筠的诗中牢骚,撞了宋仁宗的“木钟”,翰林还是那个翰林。

在赵祯看来,夏竦有解决政务,并提出解决办法的能力。

但是刘筠他就没有这个本事了。

赵祯想要“务实”的中枢,而不是靠着写诗闻名于世的中枢臣子。

最重要是的,他对于这项任免非常满意。

什么论资排辈

赵祯不喜欢这种,有能力者上来才是对百姓最好的。

他接过皇城司的人送来的奏报。

其实赵祯内心是想要去参加宋煊在家乡的婚礼的,可惜大宋皇帝不能随便出宫。

赵祯打开书信,皇城司先是描述了宋煊直接回宋城的家,并没有回到家乡。

进而受到了全城欢迎,许多百姓都想要去宋煊的十二书铺碰碰运气,购买三星彩之类的。

可以说全城轰动。

赵祯对于宋煊的身世早就了解清楚了,知道他不回老家也是情有可原。

随即对外宣传要办流水席。

第一天宴请自己的宾客。

第二天第三天,其余人随便可以来吃。

“流水席”

“朕还是第一次听说。”

赵祯继续往下瞧着,便是张方平等人的演讲内容。

皇城司也是顺手给记录了一二。

“青龙互助学习小组”

“有点意思。”

赵祯翻过页,便瞧见了宋煊所讲的内容: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赵祯头皮发麻。

整个人都感觉有闪电走过似的。

“十二哥竟然能总结出如此思想来,假以时日称他一句宋子,也不为过啊!”

赵祯站起身来会走动。

作为皇帝,他一下子就看出来宋煊的野心了。

这不就是许多读书人一辈子的追求。

儒家在经历过五代十国的时候,已经断绝了许多。

经过宋儒的不懈努力,才有了今日这点成果。

如今宋煊更是把这点成果,往上拔高了好几个山头那么高。

赵祯也是受过儒家精英教育的,故而非常理解宋煊提出来的这四句话。

不仅仅是能影响当代,更能影响后代。

赵祯都怀疑,今后宋煊的塑像都会在孔庙里出现,作为陪座,被读书人所推崇。

再加上宋煊的行为,赵祯认为宋煊是一个喜欢经世致用之人,所以才会有如此思想。

他不喜欢空谈!

恰巧朕也不喜欢空谈。

赵祯嘿嘿笑出声来,一时间忍不住。

他开始期待宋煊在开封县知县这个位置上,干出一番政绩来。

到时候也要光明正大的提拔他。

赵祯正乐着呢,就听到外面有宦官传话,说皇后娘娘来了,就在门外。

有了宋煊的威胁,郭皇后可是老实了一阵。

如今也不是巴掌开门了,懂得要先询问。

最重要的是目前也没有人敢在给郭皇后当眼线。

毕竟“眼线”的下场,大家可都是亲眼瞧见了。

赵祯收好奏报,放进抽屉里,又上了锁,这才示意进来。

郭皇后虽然心中不满,可是她也得老老实实的。

宋煊连中三元,又被大娘娘与官家看重,她也不敢轻易造次。

只是心中憋闷,又不知道跟谁说一说。

赵祯虽然心中欢喜郭皇后的改变,可是也明白,不知道她什么时候就会在此发疯。

“皇后来此是做甚”

“妾身无事,只是想念官家了。”

郭皇后快步走过来,直接强靠在赵祯肩上:

“况且官家已经许久都不曾在妾身的寝宫过夜了。”

一提到过夜,赵祯立马就没了兴致,甚至内心有些恐惧。

毕竟他也是正常男人,被郭皇后给“抓奸”,实在是对她提不起兴趣来。

“朕乏了。”

赵祯拍了拍郭皇后的肩膀:

“这些日子母后一直都在让我学习处理朝政,当真是累的很。”

“过些日子吧。”

赵祯先拖上一段时间,等她葵水来了之后再去,到时候就无事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