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阂如此之大吗
朝廷今年突然以策论为科举重点,放弃西昆体的诗赋来取士,引起了以前许多官员的不满吗
宋煊稍微想想倒是也觉得秦应的反应是正确的。
他们这些老进士,仗着中举的经验可以给儿孙后代留下宝贵的经验。
结果突然朝廷的唯一选官的风向变了,他们的宝贵经验就变得一文不值了。
韩柳的风格是挺适合策论的。
宋煊回过味来,这就是保守派与革新派之间的斗争。
而且今后此类事情也会经常发生。
宋煊不语,宋绶也陷入了沉思。
倒是穆修脸上流露出不可置信的模样:
“就因为这个”
“对,就因为这个!”
秦应无奈的哼笑了几声:“没想到吧”
“却是没想到。”
穆修不知道要说些什么,他缓了一会决定向秦应摊牌:
“尽管这些年我做了许多努力,但是喜欢韩柳古文之风的学子很少,我本来都想要放弃了。”
“但是你今日的一番肺腑之言,让我觉得事情并不是像我想象的那么多难熬,我就心里有底了。”
“韩愈主张“文以明道“,强调文章应承载儒家思想,如《师说》《原道》。”
“柳宗元注重“辅时及物“,文章多关注现实,如《捕蛇者说》《封建论》。”
“我以前的打算是大宋自是要反对骈文对仗,用典点束缚,文章要经世致用,而非仅供娱乐。”
“有了秦通判点反对,今后我会更加努力推广的!”
秦应也是一脸惊讶的看向穆修,他没想到穆修竟然早有放弃的打算。
结果自己一摊牌,又激励到了他。
一时间,当真不知道要说什么好了。
秦应恨不得要给自己一个嘴巴子,怎么就促使他心志更加坚定了呢
简直是匪夷所思。
宋绶闻言忍不住笑出声来。
这起案子的走向,实在是让他哭笑不得。
杨亿、刘筠等人推崇的西昆体流行几十年,绝对不会一朝一夕就被韩柳的古文给取代
尤其是刘筠这位大儒,尚且在人世当中。
穆修又看向沉思的宋煊:
“其实我知道宋状元也是这般想法,只是没有堂而皇之的说出来。”
“你的赤壁赋有很高的文学修养,又有思想深度,远胜西昆体的空洞雕琢。”
宋煊闻言瞥向旁边的穆修:“你看过”
“宋状元如此文才,你的哪一首诗赋我没看过”
“东京城卖你的诗赋集,可是一直都很火爆的。”
“直娘贼!”宋煊咒骂了一句:
“本地的书铺太没有礼貌了,都不知道给我版权费!”
其余三个人都看向宋煊,不知道什么是版权费,但是应该是给他钱的意思。
倒是宋绶咳嗽了一声:
“十二郎,一般你要印书的话,都是要你给他们钱的。”
“他们只需要向官府提交申请,得到认证后可以印刷书籍,若是没有申请,朝廷才会给予打击的。”
“不过没有你的押,倒也算不得正宗。”
穆修又给解释了一句。
大宋时期,签名押的风气非常流行,不少文人墨客都有自己非常独特的押。
“押”,是创作者自己任意书写设计出来的一个“署名印”。
用这种独一无二的印来作为作品的个人专用记号,使有心之人难以摹仿,从而达到防伪的效果。
一直沿用到明清。
宋徽宗的押,被称为“绝押”,极为出名。
宋煊有些无语:
“等我仔细翻一番案例,我就不信他们能不经过我的允许,就随便刊登我的诗赋去肆意贩卖,还不给我分钱。”
“还有没有王法了”
穆修没想到宋煊一个状元郎,会如此掉到钱眼里去。
他们自己钱,把你的作品传播到大宋各地去,帮助你扬名。
你还要钱
孰轻孰重,你分辨不了
“宋状元也不是缺钱之人,何故要沾惹这铜臭”
听着穆修的询问,宋煊只是哼笑一声:
“穆参军,当真是何不食肉糜。”
“这从何说起”
“咱们四个人在思想上都无法达成一致。”
宋煊轻轻的敲了敲桌子:
“所以咱们也就别多聊了,反正恩怨缘由已经搞清楚了。”
“一个该被贬就被贬,一个该去应天书院教书就教书。”
“搞得两败俱伤,没什么意思。”
“他要去应天书院教书”
秦应心里更是升起一股子寒气:
“绝对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