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天空湛蓝如洗,风平浪静。
赵凯还有宋曼玲那边没有半点消息传来。
虽然很想知道事情的进展,但也不能在家里坐着干等。
昨晚说起过年的事,夏梦就想着年前带着一家人去逛逛,顺带置办点年货。
她提议道:“总这么在家里待着也闷,马上过年了,咱们一起去百货大楼逛逛吧。”
这个提议立刻得到了全家人的响应。
于是,一家人全员出动,决定去百货大楼。
一踏入百货大楼,一股热闹喧嚣的气息便扑面而来。
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空气中混合着各种声音,售货员清脆的喊声,孩子们的嬉笑声,总算有了些过年该有的热闹景象。
不少柜台上都应景地贴上了鲜红的福字和“欢度春节”的标语。
尤其是糖果饼干的柜台前,里三层外三层地挤满了人,空气里都飘散着一股甜丝丝、暖烘烘的味道。
岁岁和年年还是头一回见到这么多人,被这热闹的场面唬得一愣一愣的。
两个小家伙的大眼睛像黑葡萄似的,骨碌碌地到处乱转,小嘴里时不时发出一声好奇的“咿咿呀呀”,肉乎乎的小手在空中抓啊抓的。
夏梦费了些力气挤进人堆,扯着嗓子买了好几斤糖果饼干,又称了些瓜子花生、核桃红枣之类的干果。
这些东西,一部分是过年自家吃,另一部分可以留着用来走亲访友。
他们在这边虽然亲人不多,但一些邻居老师,还有帮过忙的长辈有时间都要拜访一下。
这个年代人情往来还是很重要的。
想到这里,夏梦又去副食品区,挑了几盒包装不错的点心和两罐茶叶。
逛到二楼的服装区,夏梦脚步一顿,竟然在最显眼的柜台里发现了自己设计的衣服。
都是之前卖给服装厂的那几个款式,这个柜台前的人明显比其他地方要多一些。
一个年轻的女售货员正站在柜台后面,满脸自豪地向围观的顾客介绍:“同志,您看这件大衣,这都是最新款式,现在整个京市就流行这个样式,穿上保证时髦又精神!”
夏梦看的还挺高兴,这些衣服看来确实挺受欢迎。
他们自然用不着在百货大楼买衣服。
但转过一个柜台,夏梦的视线却被一排小孩子的虎头鞋、虎头帽给吸引住了。
那帽子做得憨态可掬,毛茸茸的,活灵活现,看着就喜庆。
夏梦挑了两顶一模一样的买给岁岁和年年。
给两个孩子戴上虎头帽,只露出一双乌溜溜、水汪汪的大眼睛,眨巴眨巴的,那可爱的模样,瞬间就成了人群的焦点。
“哎哟,这帽子可真不错,戴上多喜庆啊!”张淑芬看着稀罕得不行,眼睛都笑成了一条缝。
“是啊,红色的,正适合过年戴。”夏花也笑着附和,伸手轻轻摸了摸岁岁头顶上那对柔软的老虎耳朵。
从百货大楼出来时,几个人手里都提得满满当当,吃的、用的,大包小包,几乎把年货都置办齐全了。
回到家,一家人又热火朝天地忙活起来。
接下来的两天,家里几乎没人闲着。
夏梦趁着这个时间又给家里人一人设计了一身新衣服,夏花就帮着加班加点的做出来。
在缝纫机“哒哒哒”的声响中,一件件新衣逐渐成型。
就连夏苗也帮着打下手,剪线头,钉纽扣。
顾清衍也没闲着,包揽了所有力气活,还带着杨子把院子里里外外都打扫了一遍。
大门和窗户上也都贴上了崭新的对联和窗花。
年味儿就在这忙碌中一点点浓郁起来。
转眼到了除夕夜的前一天。
顾清衍和夏梦见顾徐之这几天一直没过来,就决定一起去大学的家属楼看看。
结果敲了半天门,屋里始终没动静。
跟周围的邻居一打听,才知道顾徐之这几天都没回来。
顾清衍的眉头不自觉地蹙了起来,眼底透出一丝担忧。
“爸之前说去找人打听些事情,兴许是事情还没办完,耽搁了。咱们再等等吧。”夏梦轻声安慰道。
“嗯。”顾清衍沉声应了下。
顾徐之不是没分寸的人,马上就除夕了,他应该会回来的。
“既然都出来了,我们再去曼玲姨那边看看吧。”夏梦又提议道。
“这都好几天了,一点消息都没有,我总惦记着,想去问问情况。”
这两天,她生怕打扰了赵凯和宋曼玲他们的正事,一直按捺着没过去。
可一直没消息,心里总觉得不踏实。
两人又骑着车去了宋曼玲家所在的胡同,结果和之前一样,敲了半天门都无人应答。
不仅宋曼玲不在,连郑婆婆也不见踪影。
他们不死心,又去了隔壁赵凯家,同样是铁将军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