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北也不做作,爽快地接过钱,却玩笑似的说。
“薛大爷,这钱一收可就不退了哈,不要回头说我坑了你老人家。”
薛老头脸色一阵变幻。
那可是50块,差不多是他2月退休金了。
但他还是勉强颔了颔首:“行,我不反悔就是了。”
说着,薛老头接过那瓶药酒。
王小北见交易完成,简单告别后便转身离开,回到了家中。
家里只有王梅和小西在。
王小北打趣道:“哎哟,稀罕事儿,小西今天怎么没去找你兄弟呀?”
小西头也不抬,“他们今天都忙别的去了。”
说完,又继续沉浸在小人书里。
王小北瞅了瞅他,无奈得摇了摇头。
而王梅正专心致志地拉着小提琴。
……
今年假期,他没打算去港岛那边,就窝在家里了。
有空就练练武,带着家里的几个小不点四处溜达。
到了8月1号,一切如他所料。
从1号起,肉类就不往市场供应了。
粮食也正如他猜的那样,每人少了五斤多。
干重活的人减得最厉害。
也像他预想的一样,张美英的定量减到了十八斤。
虽说大家都在嚷嚷这点东西吃不饱,但对这事并没有太大的反感。
说到底,还是因为老毛子那边的事,让大伙儿心里头憋着一股子同仇敌忾的劲儿。
背地里抱怨的矛头都指向了那边。
清晨,王小北收拾妥当,跟着上班的人群,骑上自行车直奔第八中学。
因为,今天是开学日。
到了学校,这儿已经人声鼎沸。
许多学生背着书包陆陆续续进校门,不少家长陪同左右。
大多是十三四岁,十六七岁。
不用猜也清楚都是高一新生,来军训的。
王小北走进初中部,找到了一楼的班级。
初一,2班。
他探头一望,讲台上站了个30多岁中年人。
旁边一对家长正和他交谈着。
见他在门口张望,那人笑着问道:“同学,是来报到的吧?”
王小北直接走上前去,“对,我是来报到的。”
“通知书带了吗?”
闻言,王小北上前一步,把通知书跟相关证明一并递了过去。
那人接过材料,仔细核对无误后,指了指黑板上的名字。
“我姓贾,是你们班主任,以后喊我贾老师就行,找个座位坐吧。”
王小北扫了一眼黑板,目光定格在三个大字上:贾智渊。
那字半行半楷,挺有韵味。
但是,他也就那么一瞅,随即转身,往座位走去。
这时候,几个老面孔都已经各就各位。
焦如萱,雷霏,以及不那么顺眼的裴宇航。
他们见到王小北,也是表情各异。
雷霏一脸淡然,裴宇航则是惊讶,焦如萱笑着朝他颔首。
王小北没打算坐前排,本想直接奔后排找位置。
可眼角看到焦如萱坐在中间偏后位置,特意点了点身旁空位,他心领神会走了过去。
毕竟认识,人家还主动示意,当然得坐一块儿了。
两人坐的是那种双人桌,王小北在焦如萱边上落座。
焦如萱左边坐着个生面孔女孩,再往左,是裴宇航那小子。
见他坐下,焦如萱抿嘴一笑,“以后我们就是同学啦,请多多指教。”
王小北也回报以笑容,“好说。”
他环视四周。
此时的裴宇航,脸上黑得跟炭似的,显然是刚训练回来。
不单是他,班上至少还有五六个人,皮肤同样晒得黝黑,但穿戴整齐,精神抖擞,显然也是刚参加完什么特训回来。
这群人都不容小觑啊。
不过,班上还有两三个人,虽然也是皮肤黝黑,但衣服上却多处打补丁。
一看就知道是从农村或是小县城里考进来的。
就在王小北沉思之际,门口走进一人,同样是古铜肤色,顶着小平头。
正是袁国庆。
他把手中的资料递给老贾后,四处打量了一番,似乎在寻找熟悉的面孔。
一瞥眼看见了王小北,眼神猛地一亮,直奔而来。
“小北,真是你呀,在公告上瞅见你名字,我还以为是重名呢。”
他边压低声音交谈,边自然而然地将随身物件放在在了桌面上。
王小北嘴角勾起一抹笑:“我也看到你了,不过也担心会是重名。”
袁国庆淡淡一笑,“还好真是你。”
说完,他又开始看了一下,继续搜寻其他熟人。
当视线落在焦如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