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星驰那帮人虽被裴宇航拉拢,但终究慢了一步。
这让周翰墨等人胸中憋闷,对学校的不满日益加剧,总觉得校方刻意整他们。
学校的公正性在他们心中大打折扣。
面对这选拔结果,周翰墨一肚子火也只能咽下。
方威这边则是春风得意。
八中的这场会议,不过是北平各个学校现状的缩影。
接下来的几天,各校的结果也陆陆续续出来了。
有的是如方威这样家庭条件的胜利,有的则是裴宇航一样的大院弟子。
王小北望着方威那喜形于色的样子,只是静静旁观。
学生里,现在明显分化成了三派。
除了这两派外,还有一派中立的。
平时不参与,且人数不在少数。
但他明白,今年秋天方威他们虽是赢了。
可明年春天大会上,他们赢面小得可怜。
几乎会一败再败。
会后,大家三三两两回到各自的班级。
“小北,真谢谢你了。”
方威几步跨上前,对他表示感谢。
王小北,全校第一个入团,学习成绩年级第一,运动会上总少不了他的名字。
名气大到连其他年级都有耳闻。
他的立场,确实能影响一部分人。
王小北淡淡一笑,“举手之劳,找我有啥事?”
方威说出来意:“我们打算组建个小组,成员都是咱们这类人,大多是老百姓家庭出身的,你也加入怎么样?”
说完,满眼期待。
王小北略一沉吟,摆了摆手:“不了,我没啥兴趣。”
说完,他加快脚步离开。
“可惜了。”
眼看王小北远去,方威张了张嘴。
他之前还帮了我的呀。
明明是站在普通人这边了,为什么不愿加入?
心中疑云密布。
最终还是无奈回了自己班。
王小北回到教室时,同学们已经陆陆续续到齐了。
此刻,教室里依旧讨论声此起彼伏。
学校的那些杂事,对他而言无足轻重。
毕竟,作为高中生,大家的心思大多还是集中在学习上,尤其是升入高二后,更是如此。
即使是最跳脱的学生,对于考大学这件事也不敢有丝毫马虎。
“小北,下午新华书店有《语录》,第二节课后去,后面的体育课就不上了。”
王小北愣了愣。
定定神他半信半疑地问:“真的假的?就今天下午?”
红皮的小册子他当然不陌生,报上时不时会有摘录,却迟迟未集结成书。
直到九月,这些文字终于被编印成册,优先供应给机关跟军队,学生们可望不可即。
而袁国庆能提前知道成书的消息,全靠他爷爷家中有一本首发版。
只是那书只能私下翻阅,不宜外传。
今天,这书首次面向普通民众开售。
至于选集,市面上早已经流通多时,如今已经是第四辑,成了学生必修内容。
袁国庆重重颔首:“没错。说是明天正式卖,但货今天下午就到了,咱们先去看看。”
王小北微微颔首:“好,那体育课就不上了。”
在这个特殊时期,这本小册子似乎成了人手必备之物。
“好嘞,估计咱们班不止咱们几个感兴趣,到时一块儿吧。”
身为大院出身,且家境不凡的袁国庆,刚上高中就有了一辆自行车。
这种“高级待遇”在当时可是不多见的。
自行车,在那时算得上是奢侈品,很多人结婚时才勉强置办得起。
袁国庆这样的大院子弟,高中时期便已经拥有。
班里拥有自行车的同学屈指可数,袁国庆、赵景龙、雷霏,还有转学的焦如萱,其他人则没有。
就连家境不错的裴宇航也不例外。
随着自行车不再凭票购买,民间嫁娶的彩礼清单上也开始出现了自行车的身影,尽管多数家庭还在为置办“72条腿”努力。
“我也去,我也要买一本,不能让他们小瞧咱。”
柯秋露在一旁撅着嘴表态。
王小北笑着点头。
……
下午第二节课铃一响,班里许多同学便迫不及待地往外涌。
不只他们班,其他班级亦是如此,甚至有人第一节下课就溜了出去。
步行的,骑车的,各显神通。
王小北骑上车,和柯秋露、袁国庆几个同学一道出了校门。
内城区的新华书店仅两家。
东城区那家在王府井,西城区的位于西单北大街。
两店遥遥相对,王府井那家规模更大些。
至于外城区的新华书店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