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终于到了这一刻(1 / 2)

朱允熥在听到高卢国投降的消息时,整个人都麻了。

还没开始打呢,甚至大明的命令估计才刚刚传到高卢国,以及才刚刚传到正在海外航行的马三保的船队之中。

绝对还来不及开战。

然后这投降的消息就已经传回大明了?

这投降的也太快了吧?

这不得不让朱允熥怀疑,打仗必投降这件事情,是高卢国刻在骨子里的基因。

以至于在后来,也将这样的传统持续的进行下去,让人颇为无语。

难怪系统会给一个收服高卢国这样的任务,这真要是硬打的话,怎么说也得要个一两个月的时间才能把高卢国拿下,才能够收服高卢国。

而如今高卢国这么快就投降了,那意义就不一样了。

已经投降了,收服他们,几乎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而另一边高卢国高卢国的国王,在得知大明要下令打他们的时候,还曾猖狂大笑,说大明在痴人说梦。

心想当初的成吉思汗,都不一定能打这么远。

大明虽然强,可也没必要为了他这么远的一个国家,一路上大动干戈吧?

结果笑着笑着,就听到回来的使臣说,大明准备让正在航海的船队收拾他们。

顿时这国王就笑不出来了。

大明虽然远在万里之外,可那大明派出来的船队却正在与海上各国进行商贸。

而且在寻找一些粮食种子之类的,准备带回大明。

这要是把命令传给了大明的船队,大明的船队回过头来,不反手就将高卢国给灭了?

那高卢国的国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之后,也是有些慌了,立马就笑不出来了。

在经过短暂的战略思考之后,他做出了一个非常厉害的决定。

那就是:在被打败之前,赶紧投降。

为此,高卢国国王还非得说出了一套自已的理论:

“没有人能在我们投降之前,打入到我们的王城之中。只要他们没有打入到我们的王城之中,我们就不算是被打败的。那就是主动的归顺,那就不可耻。”

这套理论也可以解释为:只要投降速度快,就没有人能真正意义上打赢我们。

这玩意儿还被他说的很高傲,很得瑟。

知道的,说他还没打就投降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他把人家打投降了。

总之在高卢国国王看来,不是被人家按在地上打服的,那都不算事儿。

自已认输的,自已投降的,不丢人,关键是结果都一样,反正都要投降,而他提前投降还少挨了一顿打,这他妈不是赚了吗?

纯纯占便宜了呀。

少走多少弯路?

嘿,小子,你还没打我们,我们就投降了,气不气?能把我们怎么样啊?

典型的就这副德性。

而另一边大明,朝堂之上,马皇帝看着手上的奏折,也是颇有些哭笑不得。

合上奏折之后,看向下方的文武百官们问:

“各位爱卿,以为要如何?”

吏部尚书李世民说:

“高卢国在西方非常远的位置,若是能够让他们做我们的附属国,那么以后高卢国将会成为我们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部署。

对我们掌握西方各国的动向,包括他们的技术,农业、及各方面发展,都有极大的重要性,所以绝不可以错失这个机会。

他们既然投降,愿意做我们的附属国,那就巩固好这层关系,最好是可以派一些军队驻扎在高卢国,逐渐掌握高卢国。

将一只手伸的这么远,虽说相对麻烦,可世界这么大,能够在这么远的地方安一只手,放一只眼睛,对大明来说绝对是良处多多。”

马皇后点头,李世民可是一个文武全才,虽然身在吏部这个尚书的位置上,管着全国的官员升迁赏罚,和一些职位的变动等等。

但是他给出的军事战略目光是不容忽视的。

其他人也都纷纷点头。

王保保也开口说:

“我赞同李二的说法。”

其他一些官员们也都纷纷发表意见,基本上都是赞同李世民的这个意见的。

马皇帝经过短暂的思索之后,觉得这件事情,朱允熥之前也是这么想的,便作出了决定。

“传旨,自即日起,高卢国为大明的附属国,自此以后,须年年向大明进贡,岁岁来大明朝贺。

高卢国内,所有大事,均须向大明请旨,由大明宗主国作出裁判。如若违背,大明可实行宗主国权力,对高卢国进行讨伐。”

圣旨一下,从大明的角度来说,高卢国就已经是大明的附属国了。

高卢国这种实力并不算强,骨头又很软,动不动就要投降的国家,本身理论上就没有太大的主权。

比他强的便能替他做主。

此事过后,马皇帝退朝,来东宫找到了朱允熥,将这件事情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