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打破布鲁尔定理(1 / 2)

董事会的交锋并没有打扰到渡河项目的进度。

贵阳贵安数据中心“云上屯”的初秋夜风,带着山林特有的清冽,却吹不散erp研发作战办公区里凝结的沉重。

墙上的电子钟无声地跳过凌晨一点,惨白的灯光下,几十张年轻却布满倦容的脸庞死死盯着各自屏幕上滚动的日志和报错信息。

空气里弥漫着浓得化不开的焦虑和过度萃取的咖啡因味道。

惨白的日光灯管嗡嗡作响,无数块屏幕都齐刷刷的亮着光,映照着一张张疲惫、紧绷,甚至带着一丝绝望的脸。

键盘的敲击声稀稀拉拉,透着一种无力的焦躁,偶尔爆出几声压抑的咳嗽。

突然,“啪!”

一声沉闷又响亮的拍击,像块石头狠狠砸进凝滞的水潭。

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被吸了过去,聚焦在交易核算团队技术负责人李工身上。

他像是被抽干了所有力气,额头重重抵在冰冷的桌面上,一只手还死死按在刚刚被他拍打的地方,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算不准...还是算不准...”他的声音从桌面下闷闷地传出来。

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带着濒临崩溃的沙哑。

“四个小时!整整四个小时了!

一张多维度科目余额报表,耗尽了算力,结果呢?

误差率还在百分之二十上下跳舞!

这他妈怎么办?”

他猛地抬起头,眼睛里布满血丝,死死盯着对面墙上巨大的屏幕。

那上面显示着报表测试的惨烈结果,鲜红的误差警告标志刺得人眼睛生疼。

“微服务解耦是把双刃剑啊!”旁边一个资深的技术专家老赵推了推滑到鼻尖的眼镜,声音低沉而无奈:

“数据被拆得七零八碎,散落在十几个服务、几十张表里!

汇集?

那是在数据库的伤口上反复撒盐!

性能跌到谷底不说,这数据的准确性...就像个漏水的破桶,永远装不满!

80%?业务能接受80%的准确率吗?

财务报告能写‘此数据80%可信’吗?

笑话!”

压抑的沉默笼罩了整个作战室。

只有服务器机柜深处风扇的呜呜声,像背景噪音般持续不断,更添烦躁。

角落里,一个头发花白、面容沉静的老工程师,几不可闻地叹了口气:

“渡河erp是分布式系统,这是根本架构。

布鲁尔定理(cap)摆在那里,要保证高可用(avaibility)和分区容错(partitiontolerance),强一致性(sistency)就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尤其在这么大并发、这么复杂的数据交互场景下,想达到100%数据一致性?

这就是一道横亘在全世界分布式系统面前的天堑。”

他的话像一块冰冷的巨石,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心头,道出了这看似无解困局的残酷真相。

角落里,渡河erp的首席技术架构师王启明沉默地听着。

他去年被蔺珊珊和陈默联手从德国sap挖回来不到三个月就被陈默推到了首席架构师的位置。

顶着巨大的光环和期待,此刻这光环却像烧红的烙铁,烫得他坐立难安。

他尝试过自己认知里面所有的方案:最终一致性补偿、分布式事务框架优化、甚至引入昂贵的商业中间件.......

结果都在这张该死的科目余额表前败下阵来。

一股强烈的窒息感攫住了他。

他猛地起身,椅子在惯性的作用下滑动出去。

“我出去透口气。”他的声音干涩,没看任何人,径直拉开厚重的玻璃门,走进了地下车库冰冷的空气里。

车库空旷,只有几排充电桩发出低沉的嗡鸣,指示灯在昏暗中规律地闪烁,如同呼吸。

王启明靠在冰冷的柱子上,点燃一支烟,尼古丁的辛辣勉强压下了翻腾的焦虑。

他茫然地看着那些正在充电的新能源汽车,思绪飘忽。

可惜这会儿才2017年,新能源有些少,充电桩也少,据他所知附近不少电车车主都会来这边充电。

也不知道以后会是什么样子的...

就在这时,一辆刚停稳的黑色轿车无声地滑入车位。

车头灯熄灭,车门打开,一个熟悉的身影走了下来。

“王工?”

王启明闻言一惊,抬头看去。

陈默穿着简单的黑色夹克,手里还拎着一个半空的咖啡杯,脸上看不出太多表情,只有眼底带着一丝驾驶后的倦意。

“陈总?您...您怎么过来了?”王启明有些慌乱地掐灭了刚抽两口的烟。

眼前这位年轻的集团it总裁、cio,是“渡河”项目的最高指挥官,更是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