吓了一跳的不仅仅是老牛家几个大人,还有去而复返的邮递员。
人家也纳闷,事多写信得了,同一个寄件人咋还分两趟电报呢,刚才他还以为老花眼瞧重合了呢。
于亮东第二封电报快赶上小作文了。
八分钱一个字,愣是写了一百多个字,叨叨于磊也要期末考,最近忙着顾儿子没空回信巴拉巴拉,甚至还
明眼人都瞧得出来,于亮东接着电报真以为岳母家发生了啥大事,没多想赶紧往回打电报问问咋了。
估摸着发完电报回过神来了,怕媳妇娘家人知道夫妻两怄气呢,欲盖弥彰的又发回来一封电报假模假样解释几句。
牛翠兰气极反笑,也不再说要离婚了。
一来对方对她娘家还算上心,二来大嫂说得也没错,过日子睁只眼闭只眼得了,权当是为了孩子。
傍晚牛进棚下班回来,晚饭后一大家子开了个会。
这可是头一个老太太不在的家庭会议,把这几天好几天事都捋了捋。
几个孩子又把收保护费的始末交代了一遍,表示明儿就把钱都给还回去。
大妞小心翼翼的问:“爸,还写信告奶奶听吗?”
牛进棚撂话说算了。
咋说啊,就没一件好事,别让老太太心里头添赌。
末了又叹了口气,叨叨下午在路上瞧见有人卖肉松,说是动物园大象年纪太大嘎了,收购来的大象肉做的肉松。
日子真是好过了,连大象肉都有得卖。
可一想起老太太不在家,又提不起兴致买。
牛建国和大妞就得叨叨几句在外地时跟着老太太上动物园见世面。
那会就瞧见过大象,三四斤重的南瓜都能直接进嘴里。
牛进棚开始后悔没买点肉松,寻思明儿再仔细看看摊位还在不在,买点等老太太回来一块吃也成啊。
唉,想妈啊!
这会正主正陪着二妞上厕所。
祖孙两刚来没几天就降温了。
本地人长年累月都是这么过来的,大马路上依旧还穿夏装的也大有人在。
真到冬天的时候,两条毛线衣,一个背心,一个单外套也就能过冬了。
一老一小可遭不住,上门市部买了秋衣秋裤,外头还得再加衣服裤子,早晚要出门时至少得两件才不冷。
往后要是碰着冬天再过来,那毛线衣,毛线裤,棉毛衫棉毛裤,丝绵背心,丝棉袄,外加一个外套都得配置上。
二妞刚脱裤子就给噼里啪啦的静电给震得惊呼一声,拿好手电筒就开始喊‘奶奶你在吗?’
徐春娇搁外边应了声。
二妞心安才开始哼哧哼哧大号,一点都不敢往后头瞧,因为公厕墙壁总有点小蜘蛛,或者不知名虫子的蛹。
更不能往下看了,至少两米高的坑呢。
二妞又开始扯着嗓子喊奶奶,玩着手电筒问老太太知不道为什么瞎子晚上走路还要用手电筒。
徐春娇搁外边吃风呢,喊孙女赶紧的,抽空回了句:“为了不让别人撞到自己”
二妞直说不对。
徐春娇说:“”为了让别人能看得见
二妞还是说不对,非得等亲奶奶问一句‘为啥’才喜滋滋的说:
“因为别人可以用手电筒我也可以,瞎子也可以,卓奶奶说这是儒家思想,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
徐春娇不懂那个,但相当满意。
能学到东西就不枉费折腾一趟。
小老太还不忘夸奖自己,养出来的孩子像她,聪明。
明儿就是选定二妞上祖宗香的日子,徐春娇还怕孩子睡不着。。
这几天变天,本地早晚温差大,晚上取暖全靠各种各样的的暖水袋,毕竟谁家棉被都是用了好些年的,保暖度都得缩水。
还不成,脚丫子还得穿袜子,拿装白砂糖的袋子套上,最后枕着暖水袋才算真能暖和小半晚。
八斤大棉被一盖就妥了。
二妞浑身暖和起来后入睡得可快,没瞧出半分紧张,连两个小老太在外头准备东西弄出声响时也没醒。
按着正儿八经的流程来,想入道门,首先得皈依,难度系数也就一颗星。
以前形势不严峻的时候,很多宫观定期会准备皈依法会。
皈依后就是居士,还不是道士,得有师傅传授考察,也就是得找到个师傅。
传度之后才是入门的道士,有牒文。
两个老太太依旧相当低调,烧祖宗香需要经手的东西都亲力亲为,忙活到后半夜才睡下。
隔天都起了个大早,徐春娇揣着一把干艾草领着二妞去了一趟澡堂,用艾草洗了洗身子,拿柳条擦身,烧祖宗香前的净身就行了。
一老一小干干净净的朝家走时,隔老远就听见声声叫唤:“奶奶!奶奶!”
卓老太养的鹩哥今儿被关进了笼子里,就挂在门口屋檐下。
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