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 优秀学生(2 / 3)

这些名单中,朱由检真还看到了几个熟悉的名字。

晋王之子朱济鸿便列于其中,另外一个便是鲁王朱以派的六弟朱以海之子朱宏枬(nan)。

当初宗室子弟入大明军事学院,鲁王朱以派便是第一个响应的,同时也通知了自己几个弟弟,朱以海同他关系最是要好,便让自己长子朱宏枬立即去了京师。

朱由检看到朱济鸿的名字其实并没有特别惊讶,晋王死了之后,他作为一个庶子不为人待见,也分不到晋王一个铜板,晋王妃更不会当他当晋王府的人看待。

他要想出人头地,更低一层来说,想要活下去,只能拼了命地学。

而且,朱济鸿能入学院,还是方正化给做得保,他自然不能给御马监掌印丢脸。

至于朱以海,朱由检知道他也是因为后世。

崇祯十五年,建奴入关,兖州被建奴攻破,鲁王朱以派自缢而亡,朱以海躲在死人堆里才逃过建奴屠杀。

死里逃生的朱以海在崇祯十七年二月承袭鲁王之位,但仅一个月后,李自成攻陷北京,并计划向山东用兵,朱以海只能南逃,居于浙江台州。

福王朱由崧即位于南京后,便命朱以海驻守台州,可不久建奴攻破南京,钱肃乐、张煌言起兵浙东,郑遵谦、张国维等迎朱以海于绍兴监国。

可这些大臣并不都是朱以海的人,此刻更多的便是彼此倾轧,压根不管驱逐建奴,加上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称帝,来自宗室内部的争执又给了他诸多压力。

朱聿键被建奴杀害之后,当初不认朱以海的大臣们便只能奉他为正统,之后他便开始收复失地,短短半年,福建多个府县相继收复。

七月,朱以海亲征,广发檄文,号召各地绅民起事,建宁府以及建阳、崇安、松溪、政和等都被收复。

同年十月,福宁州也被攻克,建奴在福建的统治陷入崩溃边缘。

可就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内讧又开始了,朝廷大臣为了争权夺利相互残杀,此前收复的福建诸多失地,又被建奴夺去。

没了地盘,朱以海退到舟山,再退到金门,其后的日子再没能带兵杀回福建,最终于金门病逝,结束了他坎坷的一生。

而他这个儿子,在朱以海去世后,短暂袭爵,但不久因为南明覆灭失去记载,下落不明。

眼下,这名册上排第一的,便是朱宏枬的名字。

史籍上寥寥几个字便能说尽朱宏枬的一生,可眼下,他却作为首届大明军事学院的优秀学子远赴辽东,也不知他的这一世,能否活出点不一样的精彩来!

朱由检在名册上盖了印鉴,“收拾好了便让他们直接启程吧,不必来宫里谢恩了。”

方正化躬身应是,将名册重新收好,又道:“陛下,女子武举之事,可要同科举一道进行?”

朱由检摇头,“待科举结束后张了榜之后再办。”

也该让这些考生看看,大明的女人也能披甲上阵不输于男儿,同时也能在他们脑中种下一颗种子,省得将来坤兴要带兵时听到些废话。

“如今可来了有多少人?”朱由检问道。

朱由检一开始就想着在北直隶这边选,也就两百人,不用如此兴师动众。

可这消息传出去后,南直隶甚至包括三边、蓟辽都来了不少人,眼下这京师城里,除了各地考生之外,还有不少穿着劲装的女子。

“据统计,已是来了约莫五百多人,臣特地安排了京郊一处庄子,让她们都住庄子上去。”方正化说道。

“好,这几日京师防卫可得仔细着些,万不能出什么差错!”

事情交代给方正化,朱由检也放心,这边刚要重新批奏本,见外面王家栋探头探脑的,不由笑着道:“滚进来,什么事?”

王家栋忙躬身回道:“清江船厂来的奏本。”

“拿来!”清江船厂来的话,不知是宋应星还是王徵。

奏本打开,一看署名是宋应星同王徵联名,其中内容也写了不少,对于王徵用蒸汽机制了不少农耕用具,朱由检很是惊叹了一番。

他就说,这个时代大明的科学家才是世界顶尖的,只要给他们一个概念,他们就能给你研究出来,除此之外,还能扩散触类旁通。

尤其是王徵这种一心在科研上的人,这次是农耕,下次还不知又要捣鼓些什么出来。

朱由检已经开始期待起来。

而后又说到稻种的问题,宋应星的意思是希望能有朝鲜的稻种可以试验一番。

“朝鲜稻种?”

是啊,自己怎么忘了呢,辽东这地理环境,还真就同朝鲜相似,除了朝鲜,日本北海道地区的稻种应当也是适用的。

“来人,”朱由检朝外喊了一声,站在殿外的骆养性当即走入殿中,“命人立即传信周全斌、李若琏,让他们同朝鲜要一些稻种来!”

“是!臣这便去!”骆养性道。

“对了,传吕大器入宫!”朱由检又吩咐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