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道细微的金色流光在药材间无声穿梭、闪烁,充满了一种令人屏息的、极致掌控下的艺术感。
时而,那缠绕着星辉草的金色火丝骤然变得炽热而明亮,如同正午最为酷烈的阳光,散发出纯粹的“净灭”意志,精准地灼烧、剔除着星辉之力中那些不安分的、躁动的、可能引发冲突的负面能量,只留下最为精纯温和的星辰本源;
时而,那包裹着温和辅药的火焰又瞬间变得温润而柔和,恍如初春消融的雪水,潺潺流淌,充满了“生机”的滋养之意,小心翼翼地浸润着灵草的每一丝纤维,温和地激发其内在的药性活性,使其如花朵般完美绽放,萃取出最精华的部分;
时而又需刚柔并济,分出一缕最为灵动的火线,轻柔地牵引着那一小滴稀释过的星髓泉液。此刻的业火仿佛拥有了独特的灵性,时而以一丝刚劲穿透泉液表层的惰性能量,时而又以极致的柔力包裹其核心精华,引导这蕴含着磅礴星辰本源却又相对中性的力量,作为绝佳的调和剂与桥梁,巧妙地融入那些已被提纯的药性精华之中,以其为媒介,润物细无声般地调和着星辰之力与草木灵韵之间那看似不可逾越的属性鸿沟,使诸般药力开始朝着融合的方向缓缓靠拢。
在她自己都未曾完全意识到的情况下,一丝从“星魂同契”那古老而玄妙的契约中感悟到的、关于不同本源力量如何达成完美平衡的无上道韵,被她自然而然地运用到了炼丹之中。
这使得那些属性迥异、本该激烈排斥的星辰之力与草木灵韵,在金莲业火那充满智慧的包裹与引导下,并非依靠蛮力被强行挤压在一起,而是如同找到了彼此韵律中那个最和谐的共鸣点,开始自发地、愉悦地相互靠近、交织、缠绕,最终水到渠成地融为一体,不分彼此。
当最终凝丹完成的刹那,静室之内异象顿生。
并无冲天的光华或剧烈的能量波动,唯有无数细碎柔和的星光自那成型的丹药中自然流泻而出,如同将一片微缩的璀璨星河请入了室中,缓缓旋转、沉浮,美得令人窒息。
那成型的“蕴神散”并未如寻常药散那般呈粉末状,而是奇迹般地凝成了一小捧如同液态水银般、却又保持着固体颗粒感的流动银色沙砾。每一粒“沙砾”都圆润剔透,内里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星空,而在这些银色沙砾之间,更有无数细碎如尘埃的金色光点闪烁不定,如同星辰碎屑与金莲道韵的结合。
它们整体散发出一种清凉似雪、却又浩瀚如星海般的独特气息。只是轻轻嗅一下那弥漫开来的丹香,便觉脑海中一阵难以言喻的清明舒畅,先前因高度集中神识而带来的细微疲惫感瞬间一扫而空,消耗的精神力竟以惊人的速度开始恢复,效果堪称立竿见影。
在历经多次尝试,已然熟练掌握了以金莲业火那兼具“净灭”与“生机”的双重意境来精妙炼丹的独门技巧后,顾如玖眸光沉静,取出了那卷自南风家归来后便一直小心珍藏、记录着神秘《净世丹方》残篇的古老玉简。
玉简触手温凉,其上流淌着岁月的气息。当她神识沉入其中,气海穴内那朵本源火莲焚烧星噬虫诡异余毒时,黑雾挣扎凝聚成南风玄夜扭曲面容、最终被三根虚无金针无情钉穿的骇人景象,再次无比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而比那景象更为清晰的,是丹方描述中,那九个被某种强大力量刻意抹去、只留下模糊空白与一丝不甘怨念的古篆药名!它们如同九个沉默的伤疤,烙印在丹方之上,诉说着被掩盖的真相。
她深吸一口气,目光如炬,牢牢凝视着那九个空白之处。脑海中,《药王经》浩如烟海的药学总纲与无数偏门注解如同书页般飞速翻动;自身对星噬虫那吞噬生机、污染神魂的阴毒特性的深刻理解逐一浮现;更重要的,是她对自身金莲业火那净化万物、返本还源本质的领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以此三者为基础,她强大的神识开始进行一场极其复杂而精密的逆向推演——
以《药王经》理论为骨架,填充对星噬虫特性的认知为血肉,再以金莲业火的净化本质为灵魂与标尺,去逐一衡量、试探、排除、锁定……试图从那无尽的灵药可能性中,精准地找出那九个最可能构成“净世”真意、并能与业火产生终极共鸣的古篆药名!
这是一个极其耗费心神与魂力的过程,远超寻常的炼丹或推演功法。顾如玖双眸紧闭,全部神识高度凝聚,于紫府识海之中,构建出一尊庞大而精密的虚拟丹炉,炉壁之上符文流转,模拟着真实炼丹的一切环境与变量。
她以神念为引,不断从浩如烟海的药学记忆中,引入各种可能与“净化”、“镇魂”、“克制阴毒”、“滋养本源”相关的灵药虚拟投影,投入那尊神识丹炉之中。每一株虚拟灵药都具备着其真实的药性参数。
旋即,她以自身对金莲业火的深刻理解,模拟出相应强度的业火虚拟形态,对炉中药材进行“炼制”。神识疯狂运转,推演着这些药性在业火作用下可能产生的无数种组合、反应、融合与异变,计算着每一种可能性与“净世”目标的匹配度。
失败了一次又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