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局者迷。
程文浩以为自己的计划天衣无缝,却忽略了最为关键的一环:情感。
他一心只想着如何为父母留下足够的钱财,好让他们在自己离世后能够过上安稳的生活。
可他却忘了,在他母亲那里,情感同样也是第一位的。
让一位母亲为了钱去举报自己的儿子,这个难度未免高了一些。
程文浩随后被总队的警员们架上了警车。
于大章则是带着吕忠鑫他们下到地窖,象征性地检查了一遍。
他很清楚程文浩不可能将钱留在地窖里,但该走的程序还是要走的。
回到地面上,于大章来到妇人面前,一脸严肃地问道:
“程文浩有没有和你说过,要给你们留一笔钱?”
妇人一动不动地站在原地,眼睛盯着地面上的一滩鲜血,神色呆滞,仿佛没听见于大章的话一般。
于大章眉头皱了皱,又问了一遍:
“他有没有说过给你们留钱?”
妇人依然盯着地面上的鲜血,头都没回,只是声音有些颤抖地反问道:
“多少钱?”
怎么感觉这么别扭呢……于大章犹豫了一下,如实答道:
“大概有三十万吧。”
实际上他也不知道程文浩具体带了多少钱回来,但三十万是肯定有的。
这个金额对于一个普通人家来说,足够养老了。
妇人在听到这个数字后,慢慢将头转了过来,她看着于大章,问道:
“如果我凑够了这个钱,你能保证小浩能活命吗?”
这什么话……于大章做梦也没想到,程文浩母亲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听起来,似乎她要倾家荡产来凑齐三十万,去救儿子的命。
妇人这话也侧面地回答了于大章之前的问题。
程文浩没有给家里留钱!
“我保证不了。”于大章摇摇头:
“他最后是什么结局,会由法院依法审理,我们能做的只是依法办案。”
他心里很清楚程文浩的结局是什么。
本就被判了无期徒刑,还没等转出看守所,人就越狱了,之后又制造了一起灭门案。
这些罪行加在一起,判两次死刑都绰绰有余。
打靶是肯定的了,毫无悬念。
请什么律师来都白搭,就算国内最著名的大律师来,最多也就是能给他拖延点时间。
程文浩的结局就三个字:死定了。
回去的路上,于大章脑子里一直在琢磨着那笔钱的去向。
程文浩肯定是将钱藏起来了,但他为什么没将钱留给父母?
留给别人了?
应该不会。
主要是,除了父母,也没有其他人值得他惦念。
程文浩的社会关系早就被刑侦总队的同事查清楚了。
他既没孩子,也没伴侣。
唯一的一个前女友还被他给灭门了。
这世上他所能牵挂的,只剩父母。
他还是将钱留给家里了……于大章在心中得出结论。
只是留钱的方式暂时还猜不出来。
盯着车窗外快速后退的街景,于大章开始发散思维,想到了另一件事上。
假设程文浩的母亲进行了举报,能否得到悬赏?
当然可以。
无论是什么形式的悬赏,都没有明确表明近亲属举报不能获得赏金。
一般能有线索的,大概率是亲戚朋友。
但在现实中,其实是得不到赏金的。
因为还有一种说法:自首。
按理说,自己举报自己,才叫自首。
可现实中,父母举报孩子,基本也是被这样定义的,所以是拿不到赏金的。
若罪犯与父母合谋策划的假举报,还会涉及诈骗。
程文浩会想不到这一点吗?
于大章之前确实小看这个人了,但现在不会了。
作为一个惯犯,程文浩一定对这方面有过了解,所以他很清楚,即使母亲按照他的嘱咐办了,也不会拿到赏金。
那他为什么还要这样做?
“如果我是程文浩……”
于大章双眼逐渐眯起,在脑中将自己想象成了对方。
这么做能达成两个目的:
1,演戏。
让负责办案的警员认为母子两个没有同流合污,这样一来,家人以后就不会被警方继续调查。
2,试探。
用这个方法试探出母亲会不会舍弃金钱来救自己。
如果母亲选择舍弃金钱,那留给家里的三十万也会被母亲上交。
这样的话,自己所做的一切努力都白费了。
所以,这就是程文浩没有将钱留给家里的主要原因。
于大章这时突然想起程文浩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