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一章 此山是我开,此店,也是我开(1 / 2)

三日后,大唐最西陲,玉门关。

陈玄奘一身素净僧袍,背着个不大不小的行囊,站在关隘之外。

他回望那笼罩在磅礴人道气运中的巍巍雄关。

这是他第一次出远门,此时也不由得感叹,道:

“仅仅三日,贫僧就从长安城,到了玉门关。这之间相距,何止十万八千里?”

“三十六条直道,七十二方飞天路。从大唐任何一处,到达任何一处,最多五日。”

“这还只是民用,若是大军出动,一日内便可抵达任何一处。这就是如今的人间。”

他回望大唐,眼中是一片氤氲起陆的气运。

他嗤笑一声,道:“呵呵,脱离苦海?何为苦海?”

“不享外力,不重外物,只求自我?呵,百姓有百姓的活法,强度他人缘,何见真慈悲。”

陈玄奘摇了摇头,随后收起神色,转身出关。

他深吸一口气,抬步,坚定地踏出了象征着大唐疆域的最后一块界碑。

就在他双足完全踏出大唐疆域,正式踏入西牛贺洲地界的刹那。

轰!

天地间仿佛响起一声无形的惊雷!

原本晴朗的天空骤然阴沉。

那并非乌云密布,而是仿佛整个天穹,都蒙上了一层灰蒙。

风,停了。

鸟兽虫鸣,瞬间噤声。

一种难以言喻的沉重黏稠,带着压抑的气息。

如同无形的潮水,瞬间弥漫开来,充斥了九天十地每一处。

诸天仙神不管是在闭关悟道,还是在开炉炼丹,又或者是坐而论道。

此刻都道心一紧,元神发凉。

天降劫气!

量劫正式开始了!

九天十地,四海八荒。

天庭地府,圣人道场。

无数道或明或暗,或宏大或阴鸷的目光,瞬间穿透重重时空。

聚焦于玉门关外,那个渺小的身影之上!

凌霄宝殿。

西王母端坐御座,手中把玩的琉璃盏微微一滞。

她目光深邃地投向人间西陲,神色无比严肃,喃喃道:“终于开始了。”

这是天庭唯一可以翻身的机会。

扳倒人王,让昊天跌落圣位,让天庭重回三界之主的位置。

这就是唯一的机会。

灵山,大雷音寺。

药师琉璃佛,燃灯古佛,弥勒佛祖几乎同时感应。

药师佛双手合十,低宣佛号道:“无量寿佛!金蝉子已出樊笼,佛法东传,大道可期!”

殿内诸佛菩萨罗汉,无不精神一振。

仿佛看到了西方大兴的曙光就在前方。

虽然这曙光前路必然荆棘密布,甚至可能还埋着人王挖的大坑。

紫霄宫。

高卧云床的道祖,长长的道眉,微微一扬。

量劫已启,他可以直接出手的日子,快到了。

……

万寿城,人王宫。

子受面前的万象天机鉴画面,正清晰地显示着陈玄奘孤身立于荒原的景象。

他端起嫦娥素手奉上的香茗,惬意地呷了一口,笑道:

“看,鱼儿入水了。这水够浑,才好摸鱼。”

血海深处,羽化子指尖一缕血线缠绕。

他感应着那熟悉的金蝉气息,终于脱离人道庇护,暴露在劫气之下。

那双细长的眼睛眯起,发出低不可闻的蚊音道:

“金蝉老友,你的路还长着呢。”

“大王说你当年以金蝉脱壳,摆脱被接引彻底度化。”

“那这一次,你是重获新生,还是被佛光彻底同化?莫要让吾失望啊。”

……

人间之外。

玉门关之西。

陈玄奘只觉得心头一沉,仿佛被无形的巨石压住,呼吸都有些不畅。

他抬头望向灰蒙蒙的天空,眼神却更加坚定。

“灵山……我来了。”

他紧了紧行囊,迈开步伐,向着西方,踏入了这片劫气弥漫的未知之地。

……

离开玉门关数日,陈玄奘沿着荒凉的商道西行。

人道气运的庇护感迅速消退,取而代之的是愈发浓郁的混乱之气。

人间动荡几百年,人族并非没有分化。

大唐之外,一直到灵山脚下,其实也有数十方国。

有大,有小,有稳定,有混乱。

人族尚且如此,那妖,怪,巫,僵等等各族,更是如此。

人间之外的混乱之气,就来自于此。

而比起大多需要定居城邑的人族不同。

不归人间的妖族,精怪们,则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靠人,那就吃人了。

陈玄奘走在路上,已经感应到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