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
可是即便治了,不消多久,又会开始淤堵,最多也就是汛期的时候,受灾百姓能够少一些。
而且由于松江府一带地势平缓,你根本就不知道涨出来的那些洪水到底会往哪里跑。
反正年年救灾,年年头疼,特别像松江府的上海县,更是那洪水泛滥的重灾区。
这也是为何上海县会成为整个松江府财政拖后腿的那个,因为那里各种粮食,经常性洪水一来,全给涝死。
然后渐渐的松江府上海县一带,大片的农田渐渐荒芜,反倒是那些老百姓最后一拍脑袋。
既然种不了粮食,那就养鸭,毕竟鸭那种家禽就喜欢泽地,也不怕水淹。
于是,上海县的养殖业十分繁荣,大量的鸭,以及鸭蛋,甚至供应到了南京来。
老朱抚着短须,微微颔首,难怪常二郎那小子到了上海县之后,大力地发展工商业。
看来这也是无奈之举,毕竟种植粮食很容易受天灾的影响,而那上海县几乎年年遭遇水患。
所以,倒还不如发展一些不用看天吃饭的产业,而且这几年以来,上海县的工商业的繁荣程度,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
足见常二郎这小子很有手段与头脑,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