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进来。”
外面有人连忙跑入,单膝下跪:“小的大石林牙麾下斥候见过兀颜统军,林牙让小的传讯,他已经领析津府并周围军州兵马共十万北上。”
兀颜光眉头一挑,往前两步:“如今到了哪里?”
“顺州左近,小的领命出发前,离怀柔城尚有三十里。”
“怀柔……”
兀颜光捋着自己的胡须在屋中快步走动,猛地一个转身:“你快些回返,告知大石林牙,让他转道向东。”
“爹,怎地……”兀颜延寿一惊站了起来。
兀颜光伸手止住他的话语,走去桌边口中说着:“让大石林牙务必于蓟州挡住东面的齐军。”
坐下写下一道军令,又将章盖好,拿出兵符铁牌递过去:“城内有俺留下的守城兵马,一并归大石林牙节制。”
“是。”那斥候接过,忙不迭点头答应,看着兀颜光挥手,一个转身跑了出去。
兀颜光整理下身上衣服,看眼众将:“如今有了援兵挡住东面,咱们也可安心在此与北面的齐贼对决。”
纪安邦面露喜色,陡然站起抱拳:“统军高义。”
兀颜光一挥手:“国难之际,你我一般为国家出力,不值赞赏。”
看兀颜延寿有些闷闷不乐:“倾巢之下,焉有完卵,若有可能,俺们还是要守下这里才是,不然丢了南京,将再无安身之处。”
兀颜延寿没有说话,只是闷闷点头。
不久后,城中的兵马在兀颜光与纪安邦的配合下开始统合。
……
云层渐厚,阳光在下午时分隐于云后。
密云城以北的方向,人潮正在集结,手持大盾、长枪的士卒朝着这边汇聚过来,骑兵牵着自己的战马、旗帜树立在队伍中,将领骑在战马上呐喊指挥着,不时目光扫过外面,看是否有斥候跑来。
风扑在人的脸孔上,耶律余睹目光坚定的看向远方,麾下丑和尚与谢家奴各持兵器骑马跟在他身后。
“终于等着今天了……”
抬起头的契丹人看着远方飞过的鸟,目光渐渐迷离,又凝聚、坚定,在马上绰起铁枪,飞马上前:“今次当让耶律延禧知道,当日他到底做下什么错事。”
周围嘈杂的嗡嗡声里,牛角号的声响吹起,骑兵在向前行进。
远处,斥候飞奔上马,抽打着马匹
当日,齐、辽两军再次于檀州交战,辽前东路都统、宗室将耶律余睹先行挑衅辽军于密云城下。
阿里奇率兵出城,率兵与耶律余睹战于城下,众目睽睽下,耶律余睹战败。
阿里奇追击而出,兀颜光怕其有失,忙命汝廷器、兀颜延寿两人在后跟上。
正救着被伏兵冲击的阿里奇,三人见齐军势大,急忙忙撤回密云。
奚胜、杜壆两将领兵上前,兀颜光、纪安邦两人紧守城池不出。
齐军见不能占着便宜,只好缓缓退兵回北面军营。
季春癸卯,耶律大石接传讯救援蓟州,正遇韩世忠率军攻打城池,耶律大石亲率骑兵突袭齐军侧翼,京超一时不察,被其冲阵得手,京超上前阻拦,身披三创而退。
韩世忠见状只能先后退整军,一面向后传讯水军,一面加固营盘,用以应对蓟州的辽军。
甲辰日,宋军分东西两路突袭辽国,种师道率六路西军精锐攻西京道,辛兴宗在东路率十万河北禁军与敢战士攻南京道。
辽国朝野顿时震惊。
“宋人焉敢如此,违背祖上盟约,不怕引起两国百姓不满?!”
耶律延禧面色通红,头皮隐隐透出红光,甩着双手大吼:“这些奸诈的南蛮子,趁着朕将军队派出去应付齐贼,他们来趁火打劫。”
“宋国此举不仁啊……”
“两国百余年不战,当真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早就说汉人奸诈了……”
下方的各文武相互看看,交头接耳之音让气急败坏的耶律延禧停下走动的脚步,望向这些大臣:“你们可有办法退去宋人兵马?”
耶律延禧抬手点点他们:“不问你们时候一个个能说会道,该你们出主意了,现在又哑巴了?”
手臂往萧奉先那边一指:“你说。”
萧奉先一愣,看看旁边,下意识伸出食指,随后反应过来,硬生生将指自己的动作变为挠下巴,急中生智:“陛下,臣以为西面还有萧干将军,可令他率军南下克宋军。”
眼见耶律延禧面色缓和,顿时觉得自己说的对,思索间连声道:“还有那郭药师率领的怨军,彼虽败与齐贼,然也是能战之人,让其配合萧干将军南下,定然可给宋人重创。”
耶律延禧脸上红色下去,缓缓点头,看他住嘴:“……还有呢?”
还有?
萧锋先眼神游移一下,猛然看着一个身影,连忙用手一指:“还有讹都椀,他也是身经百战之人,当能抵挡一路。”
耶律延禧皱眉,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