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钱大发你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破坏我们的家园(2 / 4)

助别人,自己也会很快乐。我会把这种道德精神一直传承下去。”

采访结束后,记者把“道德面包铺”的故事写成了报道,发在了报纸上。一时间,“道德面包铺”名声大噪,很多人都从外地赶来,只为了看看这家神奇的面包铺,听听老陈的道德故事。

而老陈和小李呢,依然每天在面包铺里忙碌着。他们看着来来往往的客人,心里充满了满足。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道德育人思想就像一颗种子,已经在小镇上生根发芽,未来还会开出更加绚烂的花朵。

日子一天天过去,面包铺的生意越来越好,老陈和小李也成了小镇上的名人。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反而更加努力地传播道德育人思想。他们经常组织一些公益活动,比如给贫困家庭送面包、去养老院看望老人等等。

有一次,小镇上发生了一场洪水。很多人的房子都被冲垮了,生活陷入了困境。老陈和小李立刻行动起来,他们用面包铺的收入购买了大量的物资,还发动镇上的居民一起帮忙。在他们的带领下,大家齐心协力,很快就帮助受灾的居民重建了家园。

经过这场洪水,小镇上的人们更加团结了,对道德育人思想也有了更深的理解。他们知道,在困难面前,只有大家互相帮助,才能度过难关。而老陈和小李,就像两颗明亮的星星,照亮了小镇上每一个人的心灵。

如今,“道德面包铺”已经不仅仅是一家面包铺,它更像是一个道德的殿堂,一个传递爱与温暖的港湾。老陈和小李的道德育人思想,就像一股清泉,流淌在小镇的每一个角落,让这个小镇变得更加美好。而他们的故事,也将永远在这片土地上流传下去,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做一个有道德、有高尚思想的人。

道德之光照进闹剧校园

在繁华都市的一隅,有一所名为“启智中学”的学校。这所学校表面上看似普通,实则内部暗流涌动,各种奇葩人物和搞笑事件层出不穷,就像一个充满荒诞与幽默的大舞台。

学校里有个叫李小闹的学生,他可是全校出了名的调皮鬼。李小闹长得瘦瘦小小,眼睛滴溜溜乱转,一肚子坏水。他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捉弄老师和同学,什么在老师的粉笔盒里放毛毛虫,在同学的椅子上涂胶水,对他来说都是家常便饭。

而学校的教导主任王大德,是个以严厉着称的人。他身材高大,一脸横肉,总是穿着一身笔挺的西装,走路带风,仿佛随时都能喷出火来。王大德信奉“严师出高徒”的理念,对学生的管理极为严格,稍有违规就会被他狠狠批评一顿。所以,学生们见到他都像老鼠见了猫一样,躲得远远的。

然而,学校里还有一位与众不同的老师——林老师。林老师是个中年男人,戴着一副眼镜,总是笑眯眯的,看起来和蔼可亲。他虽然不常发火,但说话却很有分量,学生们都很敬重他。林老师一直秉持着“道德育人,思想高尚”的教育理念,他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

一天,学校要举办一场重要的文艺汇演,每个班级都要出一个节目。李小闹所在的班级决定排练一个小品,可排练过程中状况百出。李小闹总是故意捣乱,不是忘词就是做出一些夸张滑稽的动作,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但也严重影响了排练进度。

王大德得知后,气冲冲地跑到排练现场,对着李小闹就是一顿劈头盖脸的训斥:“李小闹,你看看你,整天就知道调皮捣蛋,一点正形都没有!这次汇演要是搞砸了,看我怎么收拾你!”李小闹被骂得低下了头,但心里却满不在乎,还在偷偷地做鬼脸。

林老师看到这一幕,心里很不是滋味。他觉得王大德的教育方式过于简单粗暴,这样只会让李小闹更加叛逆。于是,林老师决定找李小闹好好谈一谈。

这天放学后,林老师把李小闹叫到了办公室。李小闹心里有些忐忑,不知道林老师要说什么。林老师没有像王大德那样板着脸,而是微笑着给李小闹倒了一杯水,说:“小闹啊,我知道你其实很聪明,也很有表演天赋。这次排练小品,你虽然有些调皮,但你的很多想法都很有创意。”

李小闹听了,有些惊讶地看着林老师,没想到林老师会这么夸他。他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说:“林老师,我就是觉得好玩,想逗大家开心一下。”

林老师点了点头,说:“逗大家开心是好事,但也要分场合和方式。这次文艺汇演是一个很重要的活动,是展示我们班级风采的机会。如果你能认真对待,把这个小品演好,不仅能让大家开心,还能为班级争光呢。而且,一个人的品德和思想也很重要,如果总是调皮捣蛋,不遵守规则,大家虽然表面上会因为你的一些举动而笑,但心里可能并不会真正尊重你。”

李小闹听了林老师的话,陷入了沉思。他想起自己以前因为调皮而经常被同学们孤立,虽然表面上他装作不在乎,但心里其实很不好受。他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真的有些过分了。

从那以后,李小闹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他不再故意捣乱,而是认真地投入到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