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说来与朕听听。”
婉兮轻声说道:“陛下,民女自幼生长在江南水乡,那里风景秀丽,百姓安居乐业。只是近年来,虽倭寇已平,但仍有些地方官吏盘剥百姓,使得民不聊生。”
朱由检听后,神色凝重:“竟有此事?朕定会彻查,绝不容许这些贪官污吏欺压百姓。婉兮,你还知晓其他事吗?”
婉兮犹豫了一下,说道:“陛下,民女还听闻,有些地方在推行新的耕种技术时,遇到阻碍。百姓们习惯了传统耕种方式,对新方法心存疑虑,不愿尝试。”
朱由检陷入沉思,片刻后说道:“这倒是个问题。新的耕种技术若能推广,可提高粮食产量,利国利民。看来朕得让相关官员加强宣传和指导,让百姓们看到新方法的好处。”
此后几日,朱由检忙于处理婉兮提及的事务,一面下令严查地方官吏贪污之事,一面安排农官到各地推广新的耕种技术。
这日,洪承畴进宫奏报:“陛下,关于地方官吏贪污一事,臣已派人下去调查,已有了一些线索。只是这涉及的官员众多,盘根错节,处理起来需谨慎行事。”
朱由检严肃地说:“不论涉及何人,只要查实贪污,绝不姑息。洪爱卿,你务必将此事彻查到底,给百姓一个交代。”
洪承畴领命而去。这时,杨嗣昌进宫,说道:“陛下,新的耕种技术推广遇到了难题。有些地方官员办事不力,未能有效地向百姓宣传,导致百姓抵触情绪严重。”
朱由检眉头紧皱:“这些官员实在失职。杨爱卿,你去督促相关官员,务必加大宣传力度,选派有经验的农官实地指导,让百姓尽快接受新的耕种技术。”
杨嗣昌刚走,孙传庭进宫奏报:“陛下,边境传来消息,虽目前倭寇已平,但仍需加强海防建设,以防外敌再次来犯。”
朱由检点点头:“孙爱卿所言极是。你去安排,增派兵力驻守沿海,加固防御工事,提升我大明海防实力。”
处理完这些事务后,朱由检又来到婉兮宫中。婉兮见陛下神色疲惫,心疼地说:“陛下为国事操劳,可要注意身体。”
朱由检苦笑道:“身为一国之君,这是朕的责任。婉兮,多亏你那日提醒,让朕知晓了民间这些问题。”
婉兮微笑道:“陛下心系百姓,是百姓之福。民女只是略尽绵薄之力。”
朱由检看着婉兮,说道:“婉兮,你聪慧过人,若能为朕分忧,再好不过。日后若还有听闻民间之事,尽管告知朕。”
婉兮点头:“是,陛下。民女定当留意。”
又过了几日,洪承畴进宫复命:“陛下,地方官吏贪污一案,已查明主犯,皆是些中饱私囊、鱼肉百姓之徒。臣已将他们全部逮捕,等候陛下发落。”
朱由检怒声道:“这些贪官,实在可恶!依法严惩,以儆效尤。”
杨嗣昌也进宫奏报:“陛下,新的耕种技术推广已有了进展。经过宣传和实地指导,部分百姓已开始尝试,相信不久后,粮食产量定会有所提高。”
朱由检欣慰地说:“甚好。继续督促,确保推广顺利。”
孙传庭接着进宫奏报:“陛下,沿海海防建设正在加紧进行。兵力已增派,防御工事也在逐步加固,可保海疆安全。”
朱由检满意地说:“孙爱卿办事,朕放心。务必做好后续工作,不可懈怠。”
随着这些事务的妥善处理,大明国内局势更加稳定,百姓生活逐渐改善。而朱由检与婉兮之间的感情也愈发深厚。
一日,婉兮对朱由检说:“陛下,如今国内太平,百姓安居乐业,陛下不妨举办一些庆典活动,一来可与民同乐,二来也能彰显我大明国威。”
朱由检听后,觉得有理,便与洪承畴、杨嗣昌、孙传庭商议。洪承畴说道:“陛下,举办庆典活动,可凝聚民心,展示我大明繁荣昌盛之象。只是需做好各项安排,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杨嗣昌也表示赞同:“陛下,庆典活动要注重规模和形式,既要体现皇家威严,又要让百姓能够参与其中。”
孙传庭说道:“陛下,安全保障至关重要。庆典期间,人员众多,需加强巡逻,防止意外发生。”
朱由检听后,说道:“诸位爱卿所言极是。洪爱卿负责活动筹备,杨爱卿负责活动策划,孙爱卿负责安全保卫。务必将此次庆典办得圆满成功。”
三人领命而去,各自忙碌起来。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庆典活动终于来临。京城张灯结彩,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欢声笑语不断。
朱由检与婉兮登上城楼,看着热闹的场景,朱由检感慨道:“婉兮,多亏你的提议,让百姓们能如此欢乐。”
婉兮微笑道:“陛下,这都是陛下治理有方,百姓们才能享受太平盛世。”
庆典活动结束后,朱由检对婉兮更加宠爱。但这却引起了一些后宫妃嫔的嫉妒。
一日,一位妃嫔在朱由检面前说道:“陛下,婉兮恃宠而骄,在宫中行为举止多有不当,恐会坏了宫中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