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8章 蔡瑁反水(1 / 2)

冒昧致书,望乞海涵。

龙尝闻智者审时,明者度势。

今汉室倾颓,豪杰并起,天下大势已非一州一地所能制衡。

将军坐拥荆襄水师,雄踞江汉,然观四方之势,岂无惕然乎?

一者,荆州之势已危。

刘景升多疑,内不能制宗贼,外不能御强邻。

江夏遭孙权所觊,而凉王,拥甲百万,已据夷陵上游,且天下数州之地已入凉王之手。

将军虽善水战,然以一州抗数面之敌,譬如孤舟逆巨浪,岂有完理?

二者,凉王之势正盛。

凉王雄才大略,麾下谋臣如云,猛士如雨。

贾某不才,亦率蜀中精锐东出;甘兴霸横行江表;赵子龙白马银枪,所向披靡;更有南中蛮兵,跋山涉水而来。

今我军已据三峡之险,水陆并进,纵将军善战,能挡几时?

三者,天下之变在即。

孙权虽据江东,然兵少粮乏,难成大事。

刘表守土之犬已无法自保。

陶谦胆小怕事,居徐州而毫无作为。

扬州刘繇,早晚归凉王刀下亡魂。

兖州刘岱,青州孔融无一人可抗衡凉王。

将军乃是汉室之臣而并非刘表之忠。

龙昔日也与凉王为敌,但凉王却不计前嫌委以重任。

凉王宽仁爱士,尤重将才。

若将军愿举荆州水师来归,必以上将之礼相待,共襄大业。

否则,一旦兵临城下,倾巢之下岂有完卵乎?悔之何及?

龙素知将军非愚忠之人。

刘表之立,将军皆能权衡利弊,择主而从。

今大势如此,何不早决?

若得将军相助,则荆州可定,江南可图。

他日论功行赏,将军岂止于一州都督?

书短意长,伏惟明察。

若蒙垂询,可密遣心腹至秭归大营,龙当亲迎,共议大事。

贾龙顿首。

“贾龙竟然要我背叛刘表转投段羽......”

蔡瑁收起手中的信件,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归降段羽。

归降段羽。

说实话,蔡瑁不是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段羽如今占据天下五州之地。

又手握朝廷权柄,扶持天子太后。

麾下兵强马壮。

可即便是要投降,也要有投名状。

若就这般投降,又怎么会受到重视?

而且......

而且若是此战之前,还好说。

他手中还有三万荆州水军。

可是现在。

一场大败之后只剩下了一万多的兵马。

怎么办?

蔡瑁皱着眉头将信件收起坐在位置上苦思。

正当蔡瑁苦思的时候,门外忽然传来了一声通传。

“将军。”

被声音打断思绪的蔡瑁一时恼火。

“不是说了吗,不要打扰本将。”蔡瑁一声厉喝。

“将军,襄阳来信,说是务必马上送到将军手中。”

襄阳来信?

蔡瑁一愣。

随即便让门外的传令兵走了进来。

传令兵的手中拿着一个封闭的竹筒还有一枚令牌。

看到令牌的时候,蔡瑁已经知道是何人给他传信了。

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姐姐,刘表的后妻蔡夫人。

从亲兵的手中接过竹筒还有令牌之后,蔡瑁便挥了挥手屏退了亲兵,然后打开了竹筒。

一日之间两封信。

一封来自于贾龙的劝降信。

而另一封却是来自于襄阳。

蔡瑁知道,如果没有十分重要的事情,这封信绝对不会在这个时候送来。

展开信件之后蔡瑁便扫了几眼上面的内容。

比起第一封信看完之后心中难以平复。

这第二封来自于襄阳的信蔡瑁只看了一半,脸上便满是愤怒的表情。

直到看完之后,蔡瑁便一巴掌将手中的信拍在了面前的桌案上。

“刘景升如此欺我!”

蔡瑁涨红着脸。

信件是蔡夫人所写。

上面的内容也十分简单。

说的是刘表在得知他战败的消息之后,立刻调遣江夏的黄祖带领水军前来夷陵,并且让孙坚也一同前来。

而且信件上还说了,刘表准备让黄祖取代他的荆州水军都督之职。

这分明是要剥夺他手中的兵权,临阵换将啊。

蔡氏和黄氏一直都是竞争对手,也是荆州士族当中手中兵权最盛的两个士族。

以前蔡氏一直压制着黄氏。

但眼下......

若是黄祖接替了他荆州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