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二章 拒绝道德绑架(1 / 2)

“穷,太穷了。”

当听到平安镇如此落后时,苏江南呢喃一声,打开了自己的支付宝。

黑色界面跳了出来。

支付宝余额,七位数。

“财不外露。”

赵学安提醒。

“什么财?这是支付宝。”苏江南不以为意,“既然来了,等会,我也捐个一点钱,算是我的心意,不多,十万吧。”

苏江南财大气粗,一开口就是十万。

然后看向赵学安,“学安,你捐多少?”

“我说我要捐了吗?”

“你不捐吗?”苏江南诧异,“来都来了,捐一点吧。”

赵学安再次无语,感觉和苏江南就是两个世界的人。

还是那句话,苏江南不坏,只是……赵学安和他尿不到一个壶。

一顿早餐,吃到八点。

门外响起了喇叭声,再之后,两个四五十岁,戴着老旧眼镜的中年男人,从一辆六座的商务中走了下来。

直奔食堂。

见到徐艺等人后,连忙伸出手,“是来自京城的善人吧?”

说话的叫‘刘欢’,也是平安镇的镇长,和他一起过来的是他联络员,叫‘刘洋’。

请徐艺过来,就是二人的主意。

“你好,我是徐艺,这位是徐葳蕤,苏江南,赵学安。”

徐艺从容介绍。

一一握手后,刘欢眼中带着感激,“欢迎,欢迎。”

“徐小姐,你可不知道,这十年你给我们平安镇解决了多少困难。”

“又有多少孩子,因为你们,能坦然待在学校。”

“我在这里,代平安镇,代那些孩子,和你们说一声谢谢。”

刘欢鞠躬致谢,刘洋亦如此。

苏江南感动的稀里哗啦。

“刘镇长,没必要这样,都是炎黄子孙,能帮一点,自然就帮。”

“那还是得说谢谢。”刘欢直起身,“走,被资助的孩子都在,他们很想见见恩人。”

刘镇长很热情。

苏江南更感动,同时……他也想好了,十万太少,捐二十万。

然后又瞥了一眼赵学安。

好像在说,你那么有钱,不捐点?有没有同情心?

赵学安面无表情。

同情心?

没有!

也不接受道德绑架。

不过,趁没人注意,他拿出手机,翻出了当地的政策。

他就不明白,早就九年义务教育了,怎么还这么缺钱?

没错,赵学安一直都是小人之心度人,他甚至怀疑……国家的补贴,都被哪个王八蛋给贪污了。

结果手机上的资料验证了他的想法。

对于贫困区,国家不仅减免教育费用,还有很多补贴。

补贴呢?

跑哪去了?

正在赵学安迟疑之际,苏江南杵了一下他。

“走了。”

就这样,四人坐上了镇政府的车,下一站……平安小学。

刘洋开车,副驾上的刘欢,沿着颠簸的山路开始介绍。

介绍平安镇。

这是一个坐落在陕甘边缘的偏僻小镇,全镇也就是两万多人,老人和留守儿童居多。

很多留守儿童上完初中也就辍学了,然后去大城市打工。

对此,刘欢镇长无能为力。

“徐小姐,实不相瞒,这些年你们捐的钱,实在太重要了。”

“真的太重要了。”

“若不是你们捐款,学校无法翻修,食堂也无法翻修。”

“平时外面下大雨,教室里面下小雨,孩子们……”

说到这,刘欢微微哽咽。

苏江南很难受,“刘镇长,我们此行,不仅是接受你们的感谢,还要追加捐款。”

“追加?”刘欢一愣,“这怎么好呢?”

“没关系的。”苏江南正气凛然道,“都是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罢了。”

说完,苏江南看向徐艺,等着表扬。

徐艺没有搭理他,目光看向荒凉的窗外,若有所思。

和徐艺不同,徐葳蕤低着头,和赵学安摆出相同姿势。

两人在干嘛?

都在用手机搜索当地政策。

什么情况?

学校翻修靠捐款?

怎么不对劲呢?

若没人捐款,学校就不翻修了?

越搜,越不对劲。

为什么?

网上关于平安镇小学的帖子不止一篇,这些年捐款的人也不止徐家姐妹。

单不同帖子加起来,就有十几篇。

帖子如出一辙,都说平安镇太穷了,孩子们很可怜,鼓励好心人捐款。

不仅如此,每年都有好心人捐款之后,被当地政府邀请过来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