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别墅(2 / 3)

如此慷慨解囊的两位友人,廖宝山感激涕零之余,连忙命人取出自家名下的部分房产和地皮清单,供他们随意挑选以作抵押之用。

霍英冬果断地将位于旺角的一座工厂地皮以及油麻地的一家工厂仓库拿出来,用作此次交易的抵押物。

在场众人心中皆如明镜一般,所谓的抵押不过只是一种委婉说法罢了,实质上与贩卖并无二致。

毕竟廖创兴银行刚刚经历如此沉重的打击,能避免破产已然堪称奇迹。

银行信誉一旦受损,想要在数年之内恢复到往昔的规模简直比登天还难。

更不必说在此过程中将会损失巨额财富,这无疑使得整个廖氏家族的发展步伐严重受挫,甚至可能陷入倒退的困境。

面对如此棘手的局面,双方最终商定以2000万现金作为解决方案。

然而对于廖家而言,要在短时间内凑齐这样一大笔资金简直是天方夜谭。

无奈之下,他们只能忍痛割爱,将那些物业和地皮拿来抵债。只待时机成熟,便可通知对方着手处理这些资产。

待到霍英冬先生完成抉择之后,一旁的要烈文赶忙将相关资料放置于何雨柱的眼前,并恭敬地说道:

“何先生,请您过目。”

何雨柱目光如炬,迅速浏览着手中的资料。

很快,他便被中环那座银行总部大楼所吸引。这座大楼由三栋十层高的建筑组成,气势恢宏。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何雨柱当机立断,选定其中两栋,慷慨地留给廖家一栋,展现出其不凡的气度与胸怀。

“这两栋大楼作价1100万。”

听到这个报价后,何雨柱微微颔首,表示认可。

他心里很清楚,在香江,物业最昂贵的地段非中环莫属。那里可谓是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到处都是高档写字楼、豪华星级大酒店以及各类奢侈品牌的聚集地。

其物业价格之高,相较于其他地区而言,简直就是天文数字。

而廖创兴银行的总部位于上环的德辅道一带,虽然紧邻着中环,但这里的物业价格仅仅只是比中环略微便宜一点而已,仍然要远高于像北角那样相对较为偏远的区域。

再加上眼前这可是两栋崭新的写字楼,其价值自然不可小觑。与那些普通的工业大厦相比,写字楼的价格通常都会高出好几倍。

所以,综合考虑下来,1100万的报价对于这两栋新盖成的写字楼来说,确实算是一个能够让人接受的合理价格。

随后,何雨柱又将目光投向了北角的一处仓库和鲗鱼涌附近的一块工业地皮。

经过一番查看之后,他发现这两处的面积都相当可观,如果好好规划利用一下的话,完全可以直接盖建成规模较大的工业大厦。

最终,这两块地皮分别以一定的价格被何雨柱成功拿下,两者相加总共花费了1260万元。

这样一来,在完成这些购置之后,他手头上所剩余的资金便只剩下区区40万元了。显然,凭借这点钱已经很难再买到大面积的地皮了。

廖烈文面带微笑地询问道:

“何先生至今尚未拥有属于自己的别墅吗?”

听到这话,何雨柱微微颔首,表示认同,并回应道:

“目前来说确实如此,我曾留意过相关信息,但似乎并未发现有人有意向外出售别墅呢。”

当成功换取到一大笔可观的现金后,何雨柱随即嘱咐妻子杜维芳着手搜集有关别墅出售的资料。

然而经过一番努力,结果却令人稍感失望——当下直接对外出售别墅的情况并不存在。

对此,何雨柱不禁流露出些许遗憾之色,不过他还是细心地向杜维芳交代道:

“日后若听闻有人打算出售别墅,请务必第一时间告知于我。”

此时,廖烈文心头忽地闪过一个念头,想到如今自家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如果能够获得何雨柱全心全意的大力支持,对于家族而言无疑将是雪中送炭。

于是,他略作思索后开口说道:

“说来凑巧,我们廖家在那太平山上倒是拥有为数众多的别墅,其中有一栋完全可以用作抵押物。”

原来,廖家多年来一直在太平山一带购置房产,周边的多栋别墅均归其所有,彼此间相距不远。

而原本计划留给小妹当作嫁妆的那一栋别墅,此刻因形势所迫,也只得暂且搁置一旁了。

毕竟,与何雨柱建立起更为紧密的联系才是当务之急。

何雨柱听到这话后,眼睛突然亮了起来,仿佛黑暗中的烛火被瞬间点燃一般。

这不正是打瞌睡时有人送上了柔软的枕头嘛!一直以来,他都心心念念着要买一栋属于自己的别墅。

如今家里的居住环境实在太过拥挤,伊莲娜祖孙三人、杜广和以及他那两个可爱的孙女,再算上自己,一大家子人挤在一块儿,生活起居处处都显得别别扭扭。

其实,何雨柱老早之前就动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