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2 / 3)

何雨柱说:“我是对一些技术上进行了升级改造,至于是不是新的,还要看上级领导怎么判断。”

何雨柱其实还有些遗憾,第1代真电子管的计算机51年的时候就有了。

只可惜国内还没有人对计算机进行研究。

即使有也是高度机密,不是何雨柱可以接触到的。

要是自己另起炉灶搞出计算机来,那工作量实在是太大了。

机床没有计算机进行精密控制,只是依靠手动来进行调整误差量有些大,制作出来的产品就不够精细。

很大程度上都是依靠师父的个人能力,这也是技术工最好的时代。

既然需要让领导过来检查,何雨柱就把最后的配置进行定型,称之为一号机。

然后让精工车间,再生产配件组装了多台车床。

等10台车床装配好,又到了何雨柱去给大领导做饭的日子。

到了大领导家问好之后,何雨柱就说:“大领导这些日子我对车床进行了升级,改进了不少的工件,让精度提高了一个等级。”

刚开始的时候,大领导有些心不在焉,可当听到精度提高了一个等级之后,大领导愣了一下,然后仔细地打量着何雨柱。

“大领导,你这么看我干嘛”

“你中午没有喝多”大领导问。

“我今天就一滴酒都没沾。”

“你没有说胡话你对车床进行了升级改造,让精度提高了一个等级”“这种事情我还能胡说八道吗你派人过去一检查就可以验证出来了,我有必要胡说吗”

“说的也是,你要是敢胡说,我就拿皮带抽你。”

大领导问:“你真的没有胡说啊”

何雨柱很是无语,再一次向大领导保证自己是没有胡说八道。

大领导有些半信半疑的说:“你应该也知道,现在用的车床已经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世界两极进行争霸,他们两家现在都拥有最先进的技术。

这一次支援国内建设拿来的图纸也是现有最先进的,这一点并没有藏私。

可是今天何雨柱说他对世界上最先进的车床进行了升级改造,提升了加工的精度,就让大领导很是惊讶。

反复确认了几回,到现在还是不敢相信。

何雨柱说:“大领导你也知道我是半路出家,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现在车床我是搞出来了,至于是不是最先进还要等车床的专家进行评定。”

“这么说还差不多。”

大领导还是不相信何雨柱能进行系统化的升级改造,只是认为他在小方面上进行了改进。

“既然你这么说,明天我就让研究所的人去几个对车床进行检验。”

“好的,谢谢大领导。”

大领导笑道:“别说那些没用的,赶紧去给我炒两个菜,好久没有吃你炒的菜了。”

大领导虽然有些不相信,不过第2天的时候还是安排人下去进行检查。

何雨柱就守在厂子里,到了9点多的时候,终于等到了检察团的一行。

带队的是上一次见到的研究所所长朱凤臣,看到何雨柱之后很是高兴,握着他的手说:

“何,你可是给我一个惊喜,听说你们研究出新的车床来了”

何雨柱道:“说来惭愧,我只是进行了一些改造而已,至于效果好不好,还要等你这个专家来验收。”

朱所长没有丝毫的架子,通过上一次的检查就知道何雨柱和大领导的关系不一般。

和何雨柱客气了两句介绍了随行的几名专家。

有的是上次见过的,也有头一回见的同志。

朱所长很是客气,不过专家们就没有这么热情了,介绍完之后其中一个带有四方眼镜的同志说:

“客气话就不要再说了,还是带着我们看看那新车床吧,一个集体小工厂怎么可能研究出世界上最先进的车床呢。”

何雨柱愣了一下,心想这位专家说话真是一点面子都不给。

也不知道自己哪里得罪了他们。

有其他人拽了一下这位眼镜同志,他大踏步的率先往里走。

朱所长叹了一口气,然后对何雨柱说:“何你别见怪,这些人的脾气都这样,我都要小心的伺候着。”

“我这是得罪他了”

朱所长说:“孟工正在带队对车床进行研究,想要进行升级改造。”

这下何雨柱知道了,双方都在进行对车床的改造,想要研制出新一代的车床。

如果自己这边的研究获得了认可,就说明他们之前的努力都是白费工夫了。

看来自己抢了对方的饭碗,怪不得脾气这样的臭。

把一行人请到车间里面,剩下的事情就交给他们了。

专家们围着崭新的车床启动,然后进行加工,制作出零件进行验证。

虽然车床操作上进行了一定的改进,不过对于他们来说这些都是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