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2 / 3)

话虽如此,可话音刚落,他的神情陡然一变。

原本舒展的眉头,像被一阵突如其来的狂风猛地吹皱,瞬间紧紧拧在一起,仿佛被一只无形且有力的大手狠狠揪住。

他的双眼死死盯着手中那沓资料,像是要将其看穿,纸张在他的紧攥下微微发皱,边缘都泛起了些不规则的褶痕。

随后,他微微低头,若有所思地喃喃自语道:“乖乖,这家公司的总市值居然高达1000万呐……”

语气中满是惊愕与难以置信,那瞪大的双眼和微微张开的嘴唇,都在诉说着此刻内心的震撼。

这个数字,远超他之前所有的预估,如同一记重锤,狠狠敲在他的心坎上,敲得他心里“砰砰”直跳,一时间,整个人都有些始料未及,思绪也如同一团乱麻,陷入了混乱。

细细盘算,要想成功入股这家公司,按照当下的局势,至少需要筹备500万现金。

这500万,可不是随随便便从口袋里就能掏出的小数目,对任何一位投资者而言,都是相当沉重的资金压力,宛如一座沉甸甸的大山,压得人有些喘不过气。

况且,收购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大功告成的简单任务,它更像是一场在荆棘丛中艰难前行的漫长跋涉,充满了波折与变数。

在这个过程中,市场就如同一个异常敏锐的猎手,稍有风吹草动,便极易引发它的警觉。

一旦市场那灵敏的嗅觉捕捉到收购的蛛丝马迹,各路投资者便会像嗅到血腥味的鲨鱼,闻风而动,纷纷涌入市场。

如此一来,股价势必会如同被一只无形且强劲的大手推着,一路攀升。

到那时,原本预估500万就能达成的收购计划,成本恐怕会大幅飙升,远远超出预期。

说不定,会像脱缰的野马,一路狂飙至600万、700万之多,让收购方的资金压力呈几何倍数增长,如同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直至成为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庞大数字。

想到这里,霍英东只觉一阵头疼,太阳穴突突直跳。

就在前几天,他与何雨柱相约在毕打行那气派非凡、挑高数十米的大堂里,四周奢华的装饰和往来衣着考究的商贾,彰显着这里的不凡。

彼时,两人站在巨大的水晶吊灯下,面前是铺着精美绒布的长桌,桌上放着文件与支票。

他们神色凝重,各自签下数额惊人的支票,那一笔一划,仿佛倾注了无数心血,最终顺利拿下了毕打行的股份。

如今再要掏出大笔资金收购于仁保险,原本充盈的资金储备瞬间捉襟见肘,账户数字的变化让人心焦。

两人流动资金短缺的难题,恰似一片厚重的乌云,沉甸甸地压在心头,令人喘不过气。

不过,霍英东凭借多年在商场摸爬滚打的经验,宛如一位久经沙场的将军,早已想好了应对之策。

他内心笃定,并未对此过度担忧,很快便神色自若地将话题转到买卖股票上,与何雨柱热烈商讨起后续股票购买计划,言语间满是对未来布局的考量。

接下来的三四天,每天上午,何雨柱都会准时来到利云珍公司那宽敞明亮的办公室。

陈嘉佩总是笑容满面,双手递上精心整理好的1000股股票。

然而,到了第五天,陈嘉佩神色略显凝重,告知何雨柱:“何先生,如今股市上收购股票愈发困难。于仁水艇股价跌至3.6元后,成交量急剧下滑,很多持股人都在观望,不愿轻易抛售。”

何雨柱听后,眉头微微皱起,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深邃的思考,脑海中犹如一台精密的机器,迅速地分析着当下复杂的局势。

片刻之后,他微微开口,语气沉稳地问道:“那于仁保险公司那边情况如何”

回想起此前,在那奢华典雅的海景餐厅里,窗外便是波光粼粼、景色壮丽的维多利亚港,海浪轻轻拍打着岸边,泛起层层白沫。

他与霍英东相对而坐,桌上摆放着精致的餐点与美酒,可两人的心思全然不在此。

整整一天的时间,他们围绕着收购于仁保险股票一事,进行了极为深入的沟通,从市场前景到潜在风险,无一遗漏。

经过漫长而慎重的权衡,最终下定决心,尝试收购于仁保险的股票。

由于一直以来都是通过利云珍的公司进行各类交易,双方在过往的合作中,每一个环节都配合得极为默契,形成了一种坚固的信任纽带。

因此,霍英东这次也毫不犹豫地选择继续经由利云珍公司来完成此次收购。

具体的事务,则交由能力出众的陈嘉佩负责执行,陈嘉佩做事向来严谨细致、雷厉风行,有她把控,霍英东与何雨柱心中都多了几分底气。

陈嘉佩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详细解释道:“收购工作总体还算顺利。但于仁保险公司总股本庞大,高达300万股,单股股价在三块钱左右。市场上虽流通股份多,可为避免股价大幅波动,每天收购限额被设定为2000股,比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