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死之后。
赵芳和袁成就有劳易中海照顾了。
说话的时候袁树森有些气喘吁吁,可能癌细胞已经转移到肺部了,虽然说话有些费力气,但他还是坚持说着:“师傅,虽然我跟着你的时间并不长,也没怎么孝敬过您,但我是真心将您当师傅的,我死之后我的妻儿都交给您了,希望您能照顾好他们,还有,如果有可能就让我儿子接替我到扎钢厂当工人吧,孩子还小,您多照顾着,我在九泉之下感激不尽!”
易中海长出了一口气。
只要袁树森不是当众指责他,一切都好说,他立即答应,还说马上就帮着解决袁成的工作问题。
也不管袁成年纪是不是太小。
易中海很有底气。
他认为自己能让袁成进入扎钢厂当工人。
建国第五年的时候政务院颁布了《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草案》,该草案第六章“关于死亡待遇的规定”第二十四条规定:“工人职员因工死亡或因工残废完全丧失劳动力,其直系亲属具有工作能力而该企业需人工作时,行政方面或资方应尽先录用”。
“接班”,规范称呼为“子女顶替就业制度”,是指父母退休、退职后,由其子女办理手续,顶替空下来的名额,进入父母原工作单位上班。
上世纪五十年代,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大量增员,以至国企、事业单位招收的职工大大突破当年的劳动力发展计划,因此,中央强调精简机构人员,为鼓励年老职工退休,提出“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吸收他们的子女就业”。
易中海认为袁成接替父亲到扎钢厂工作是合情合理的,有什么问题?
就算他年龄小点儿,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