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表现。皇上迟疑地问道:“老二?他平时倒是不显山不露水的,真的能行吗?”
紫隽连忙解释道:“父皇,二哥其实是很有能力的,只是他性格内敛,不喜欢张扬而已。而且,他也是小妹最信任的哥哥,小妹对他的能力也是非常认可的。”
皇上想起了自己的小女儿,她向来聪明伶俐,眼光独到。既然连她都如此信任二皇子,那么或许他真的有过人之处。皇上点了点头,说道:“好吧,既然你这么说,那朕就给老二一个机会。不过,朕之前把他给禁足了,你去宣朕的圣旨,让他来这里一趟。”
紫隽领命道:“是,父皇。儿臣这就去办。”
没过多久,二皇子便匆匆赶到了。他先是恭恭敬敬地向皇上行了一个大礼,然后走到昭阳的灵前,默默地为她上了一炷香。
上完香后,二皇子转身面对皇上,满脸狐疑地问道:“父皇,我刚才听三弟说昭阳去了的消息,我还以为是三弟在骗我呢,没想到这竟然是真的?父皇,小妹她到底是怎么没的?难道是有人蓄意谋害吗?”
皇上微微颔首,面色凝重地回答道:“没错,是你大哥害的。”
“什么?”二皇子闻言,如遭雷击,难以置信地瞪大了眼睛,“大哥他竟然如此狠心,残害自己的手足!我们可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妹啊,他怎么下得去手?父皇,大哥现在被关押起来了吗?我要去当面质问他,究竟为何如此容不下昭阳!”
皇上叹了口气,缓缓说道:“老大他以为我们对此事并不知晓。”
二皇子怒不可遏,猛地一拍桌子,大声说道:“父皇,儿臣愿率领大军前去捉拿他,将他绳之以法,为小妹讨回公道!”
“别意气用事,一切要从长计议。”皇上拦住了二皇子。
三人正商量着事情,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阵嘈杂声,一名侍卫匆忙跑进来,慌张道:“皇上,大事不好!大皇子起兵造反了,御林卫已被他收买,正往皇宫杀来!”
众人皆惊,二皇子迅速镇定下来,说道:“父皇莫慌,儿臣愿率府中亲兵护驾。”
紫隽也道:“我也去召集人手,与二哥一同抗敌。”
皇上看着他们,欣慰地点点头:“好,你们一定要保护好朕的江山。”
二皇子和紫隽立刻行动起来。二皇子一边组织府中亲兵有序列阵,一边派人去联络城中其他忠诚将士;紫隽则快马加鞭,四处召集可用的力量。
而大皇子以为自己手握重兵,胜券在握,正得意洋洋地朝着皇宫进发,却不知二皇子和紫隽已在暗中布下了防线,一场激烈的皇宫保卫战即将打响。
大皇子的军队很快就逼近了皇宫。二皇子和紫隽带领着临时拼凑起来的队伍严阵以待。
战斗一触即发,喊杀声瞬间响彻皇宫内外。
大皇子骑着高头大马,眼神凶狠,指挥着士兵们冲锋。
二皇子身先士卒,挥舞着长剑,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
紫隽也不甘示弱,在人群中左冲右突,杀得敌人节节败退。
就在双方打得难解难分之时,一直隐藏在暗处的御林军副统领突然倒戈,带领着一部分御林军加入了二皇子的阵营。
局势瞬间扭转,大皇子的军队开始出现混乱。大皇子见状,心中大惊,但他仍不甘心失败,试图组织反击。
然而,此时的士兵们已经军心大乱,根本不听从他的指挥。
最终,大皇子被二皇子和紫隽的军队团团围住。
他看着周围的敌人,绝望地闭上了眼睛。这场皇宫保卫战以二皇子和紫隽的胜利而告终,皇上也转危为安。
战后,皇宫内一片狼藉。二皇子和紫隽带着满身疲惫来到皇上跟前复命。皇上看着他们,眼中满是欣慰与感激,“此次多亏老二和老三,朕的江山才得以保全。”
二皇子跪地,郑重道:“父皇,儿臣定会护您与这江山安稳。”紫隽也跟着跪地表明忠心。
皇上思索片刻,说道:“经此一役,朕决定立二皇子为储君,三皇子紫隽为贤王,望你日后能成为一代明君。”二皇子叩谢圣恩。
大皇子被押至皇上面前,他满脸不甘,却也再无反抗之力。皇上看着这个曾经寄予厚望的儿子,痛心疾首,“你为了皇位,残害手足,如今落得这般下场,也是咎由自取。”大皇子低下了头,无言以对。
随后,皇上对大皇子的余党进行了处置,皇宫渐渐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二皇子和紫隽缓缓地走到摆放昭阳灵官的地方,这里一片静谧,只有昭阳的灵位静静地矗立着。二皇子凝视着昭阳的灵位,眼中闪过一丝悲痛,轻声说道:“小妹,二哥为你报仇了,希望你在那一边能过得好。”
紫隽站在一旁,默默地看着二皇子,心中也充满了对昭阳的思念。他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昭阳,三哥想你了。”
两人就这样静静地陪伴着昭阳,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静止了。过了一会儿,二皇子打破了沉默,他说:“我得走了,身为储君,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