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上只有疼痛,才能真正使人长记性。
俗话说:“人教人很难教会,而事教人,一次就够。”
受过一些伤,吃过一些苦,撞得头破血流,才知道什么是不撞南墙不回头。
因为人是叫不醒的,只能痛醒。
从砸车事件发生之后,王可就决定给对方一个记忆深刻的教训。
欺压别人,就要做好被别人反击的准备。
电话中,韩云方和王可又闲聊了几句,说了一下明天饭局的安排。
其他老板一听说王可会参加,也都表示会出席聚餐。
没有时间也要抽出时间,在外地出差的几个人都会安排行程赶回来。
“行行,晚上吃饭我会过去的,我明天再去农贸市场的项目看看。”
等挂了电话后,王可收起手机回屋。
王爸他们三兄弟喝的正热闹,二伯看到他回来,马上热情地招呼他坐下。
无事献殷勤,必有所求。
对于二伯这个人,王可心里始终是抱着提防之意。
他不会平白无故对一个人热情示好,都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和利益。
果然没等王可坐下多长时间。
“小可,刚才我跟你大爷、你爸我们弟兄仨还在讨论大棚的事儿,听你爸一说,这大棚确实是有搞头啊!”
“十亩地一年就能挣二三十万,投资的钱三四年就能回本,后面就是纯赚的……”
后面巴拉巴拉说了一大堆。
核心意思很明确,他也想投资种大棚,但是手里没钱。
然后还想把大伯也拉上马车。
没等大伯说话,大伯母表示他们不想操那个心,后面还要帮两个儿子看孩子,投资大棚根本顾不来。
而且投资大棚干好了能赚钱,但赔了呢?
王可笑了笑,开口表示道:“大棚确实是一个好生意,但干不好一样会赔钱。”
“我觉得二伯你如果也想投资大棚,一开始先从小开始,不要投资那么大,普通的塑料大棚,一亩地成本万把块钱。”
“成本不高,挣的钱也不少,等干好有经验了,后面再慢慢扩大规模。”
没有那么多钱,还想投资好大棚,二伯这是想空手套白狼呢。
到时候赚了钱是他的,赔了钱又不是他的。
这时,大伯点头附和道:“我觉得小可说得对,他买卖做的大又见多识广,对很多东西都看得很明白。”
“干啥都是要慢慢摸索,老二你一开始不要干那么大,投资几万块钱先搞几亩大棚看看,咱村里也有不少人都想试试呢。”
王可和大伯王建功两人的一番话,让二伯王建业的目的破产。
所以,后面的时间二伯就有些强颜欢笑。
其实王可已经说得很委婉了。
有多大能耐就办多大点事,没有那个能耐又何必逞那个强?
难道借的钱就不是钱嘛?
因为这个膈应的事,团圆饭没到九点钟就散场回家了。
既然大家都别扭,那就早点回去休息。
在把王可他们两家人送走后。
大伯母回到屋里就发牢骚道:“本来高高兴兴地一顿饭,又让他给搅和了,以后就少喊着他一起吃饭。”
“估计人家小可都想躲着他,不想着自己挣钱,却想着法的借钱,他还真好意思开口说想投几十万建大棚。”
“谁有那么多钱借给他,平时几十、几百的小钱还不还呢。”
大伯看了一眼旁边抱着孩子的大儿媳妇。
“好了,在晚辈面前说那么多干啥,这么多年他是啥人,你又不是不知道。”
大伯母一脸嫌弃地说道:“还喊咱家跟他合伙呢,还是趁早散伙,跟他一起做啥生意都得被他搅和黄。”
“咱们宁愿多花钱自己干,都不能跟他合伙,不然那以后还能落了好?”
……
另一边,王可一家也在说这个事。
“爸,二伯之前跟你提过借钱建大棚吗?”
“没有,但是经常跟我打听大棚的各种情况,而且因为家离得近,他时不时地就去大棚基地转转。”王爸回应道。
王可点头应了一声。
二伯家就在村南头,距离大棚基地也就几十米远,走几步就到了。
王妈开口道:“幸亏一开始拉着村里一起合伙,不然像你二伯这样的,得天天去大棚里拿菜吃。”
“村委专门在大喇叭上吆喝,村里不管谁买菜都要给钱,还有一些其他问题。”
自从菜下来之后,村里眼红的人不少。
同样也有很多想占便宜的。
不过,村集体有股份在里面就好的多,相当于村里每家都有股份。
以后挣了钱,大家都有份。
王可闻言轻轻一笑。
“呵呵,拉着一村子里的人都上船,即使谁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