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5章 数字统计对统治无法替代的作用!(1 / 2)

离石游记 半边人 3178 字 1个月前

当离石亲眼看到那堆积如山的粮垛时,他心中的一块大石头才终于落了地。有这么多粮食储备,他相信就算遇到再大的困难,也不至于闹出什么大乱子来。

朝济仓的粮食储备从表面上看确实数量不少,但实际上,大秦官府需要承担起救灾的重任。毕竟,大秦帝国地域辽阔,各地官府基本都建立了电报局,与中枢的联系相当便捷。然而,当地方官遭遇突发天灾时,他们往往缺乏有效的应对手段,一边自救的同时,就是向中枢发报救援。

信息传递的快捷,也造成了地方官推卸责任甩锅的习惯养成,只要遇到突发事件,地方第一时间便想到给中枢发报求援,以减轻自己当父母官的责任。

为了稳定人心,中枢通常会全力以赴地进行救援工作。如此一来,救援物资便会被分摊到各个受灾地区。尽管朝歌城外的物资不至于短缺,但仍然需要精打细算,避免铺张浪费。因为一旦遇到急需物资救援的情况,若没有足够的物资可供调配,后果将不堪设想。

这便是离石带着儿子前来视察物资储存的原因所在。他不仅要亲自检查物资的储备情况,确保其充足且合理,还要向儿子传授算数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通过算数统计,可以直观地分辨出事物发展的好坏。与猜测和想象相比,算数统计更为准确、直观、可靠,能够为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

在接下来的巡视过程中,离石发现朝济仓外正在修建一条排水用的水泥沟渠。那些正在忙碌着干活的工匠们,看到粮仓里那堆积如山的粮垛,心里也都感到无比踏实,于是干活时更加卖力,充满了干劲。

值得一提的是,朝济仓里还养了大量的狸花猫。这些猫由于长期生活在这里,已经接近野生状态。由于草原上的老鼠体型非常大,所以尽管朝济仓里养了上千只猫,但仍然无法将老鼠完全抓光,只能勉强控制住老鼠的繁殖数量。

离石带着他的两个儿子,在粮仓官员的陪同下,开始按照登记的数量,一个粮垛一个粮垛地仔细检查。他们不仅要查看粮垛的数量是否与登记相符,还要检查粮食的质量。离石会用粮漏子插入粮垛,带出一些粮食粒,然后放入嘴中尝一尝,以确定这些粮食是否新鲜。

此外,离石还注意到粮仓的设计非常巧妙。每个粮垛都像是被打了一把伞、戴了一顶帽子一样,这样的设计既可以让粮食避免受到日晒,又能保证良好的通风效果,从而延长粮食的保存时间。

然而,随着降雨天数的不断增加,这个原本像蘑菇头一样的粮垛,已经逐渐无法适应新气候下的草原环境了。见此情形,工部的官员们其实早就预见到了这一问题,并早已开始谋划改建新的粮仓。

这座新的粮仓就紧挨着原来的粮垛修建,不仅如此,一些新发明的机器设备也将被应用到这座新仓库上,以提高粮食的储存和管理效率。

离石带着两个孩子在朝济仓视察了大半天,中午用过餐后,他们又马不停蹄地前往粮库工地继续视察。直到夜幕降临,他们才不得不停下视察,由于时间已晚,他们只能在装甲车上稍作休息,等待第二天清晨再乘车返回朝歌城。

当他们终于回到朝歌城时,已经是第二天的中午时分了。这两个孩子对这种忙碌而充实的生活方式感到十分新奇和兴奋,以至于他们一直兴奋到快天亮才爬上装甲车去睡觉。

可是,还没等他们来得及好好休息一下,公冶长就送来了新一天的行程安排。离石见状,二话不说,拉起两个精神有些萎靡的孩子,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北面的物资储存仓库去巡视了。

离石之所以这样做,是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这两个孩子明白一个道理:要想在人前显得尊贵荣耀,就必须在人后付出更多的努力。

虽然勤劳并不一定能直接带来财富,但是“天道酬勤”这句话也并非毫无道理可言。在距离朝歌城二百里的地方,有一座物资仓库,这里不仅有铁路,而且铁路还直接通往玄武门车站。这座物资仓库的修建异常坚固,仿佛是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驻守在这里的军队仅有三百人,也就是一个营的兵力。面对如此庞大的物资仓库,这点人手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守军们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大量使用猎狗。这些猎狗训练有素,它们在仓库周围巡逻,一旦发现异常情况,便会立刻发出警报。

此外,天空中还有一群驯养的苍鹰,它们在空中盘旋,俯瞰着周围数千里的范围。这些苍鹰视力极佳,能够迅速发现任何潜在的威胁,并及时向守军传递信息。

通过这种方式,尽管人手有限,但物资仓库的安全得到了充分保障。无论是地面还是空中,都处于严密的警戒之下,任何试图靠近的敌人都难以逃脱被发现的命运。

大秦的工匠可不是那么好当的!他们所从事的工作都是需要精湛技术的活儿,而且工人的工资虽然相对较高,但那也绝对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得到的。每一份工资都代表着他们付出的辛勤努力和专业技能,绝不是大风刮来的,平均主义在大秦是行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