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王说得这些乃是实情,像顾云河这种身份,多少女子都抢着投怀送抱带着目的与之接近,真要物色到这样的女子,并不容易。
但是有一点勿庸质疑,月容郡主所提建议的大方向没错,瑞王这时亦得对眼前这位义女重新审视。
“真是可惜了,月容你只是一名女子,且非我亲生,不然你实是强过兄长太多。”
瑞王对秋月容虽一直待如亲生,但此事最终涉及到皇位之事,他还是无法免俗要以血统论。
月容郡主对此表示理解,更何况她本身对此事绝无半点心思。
“父王,你莫这样说,于女儿心中,您便是我亲生父亲一般,更何况父王知道女儿心意,对有些事当真没有半点想法。若非眼下形势将兄长推到风口浪尖,我倒觉得兄长效法父王之做法,未偿不是更好的选择,但是现实与想法总有差距,这一点非人力可左右。”
伴着月容郡主这番言论,父女二人后面更是坐下来促膝长谈,瑞王对这个义女心中愈加喜欢真恨不得秋月容是他亲生的。
“还真是应了一句老话,世间事并无十全十美。老天怜我无女,把你送至身边,也总算待我不薄。”
……
帝师府。
顾云河已然接到柳如海一行,陈元自然也在其中,众人一路往满福酒楼的路,顾云河有意选择与陈元同乘一辆马车。
按理说帝师府离满福满楼并不远,以这一行人的身份尊贵自不会步行,但是这短短路程却要动用马车,未免过于招摇过市,不过这反过来却也符合顾云河的性格。
陈元对此并未反对,因为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他正好向所有人宣布,柳如海已然抵达京城,并且这个新年他要于这里度过。
这也算是他为自己那日的提议,起了一个带头表率作用,有顾云河这一番折腾下来,此事自是从人人皆知。
女帝当初降旨时,只说大臣们可以效法,但是并未要求严格执行,无非是给他们多一个选择。
陈元此时如此高调,等于让其他人没得选。
除了那些早早将父母接来京城享服的大臣,其他人皆因此事记恨陈元。
对陈元来说,这亦是没有办法之事。
想要兴变革之事,总会或多或少触动一些人利益乃至给一些人带来不便。
京中官员将父母接来,自谈不上有什么利益损失,但是极其不便这方面的影响则无法否认。
有人记恨陈元,亦有人感谢陈元。
尤其是京城当中一些商人,还有那些经营茶楼酒肆的店铺,这些人看到商机。
京城的官员,他们出手何等阔绰,往年因为大部分人享受假期都会回老家与家里人团聚,但是今年多数大臣留在京城不说,而且还会把各自家人接来,这意味着今年这些地方将来火暴的生意。
关门歇业这种事情自然不存在。
今年的新年,京城的大街小巷,较之往年要格外热闹,而百姓也因此念陈元的好。
“这一切皆因陈师的提议。”
“往年各家店铺都早早关门,一直要持续月余实在太不方便了。”
“就是啊,早该这样了,这些商人也是的,放着有钱不赚往年为何早早关门。”
百姓又哪里知道,没有出手阔绰的官员,这些店铺坚持营业,还不如回家过年来得实际,京城普通百姓的消费那才几两碎银,哪敌这些京城大臣一掷千金来得豪爽。
这些居于京城的大臣,他们之所以敢花钱,乃与大乾的一项制度有关,凡州府以上之人,其俸银何止翻倍这么简单。
当一个人不差钱时,自然不会生出贪念,这一出发点当然很好。
而且这一做法,也非大乾原创,许多朝代都这样搞过,属于是形成一套体系的操作方案。
某位大乾皇帝索性拿来直接用。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其效果如何自是值得商榷,这些大臣们拿着极高俸禄,却人浮于事,每日混吃等死,此事女帝一直头疼不已。
此乃天长日久的历史遗留问题。
女帝未想到,对于如此头疼之事,陈元竟不着痕迹地就轻易解决,这些大臣们此时必感受到了压力。
女帝对此十分满意。
她登基也有一段时间,又加上她曾在民间待过,自知何为民心向背,能得百姓支持,乃是朝政稳固的基础,至于为官为宦者,毕竟只占少数。
“不愧是小弟,未想此举竟无形中,又与这些大臣施加压力,要知普天之下朕可不缺愿意效力的大臣。”
女帝此时,已经通过陈元的举措看到问题本质,陈元这一举措的施行,乃是与这些大臣提出警告,他们不愿意干,有得是人削尖脑袋想取代他们的位置。
能者上,平者退,庸者下。
这一理想将很快得以实现,原来之时这些大臣动不动就撂挑子,甚至那个倒台的齐山河为相之时,还曾鼓动六部官员罢工,这种情况往后都不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