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要变天了(1 / 2)

“咳咳咳……”

崔元综被妹妹的这句话呛到了,想不到自己妹妹考虑问题的角度很刁钻。

气顺了后,他连忙解释道:“冯翊郡王是住在深山里的,想要说亲也得有人才行吧!为兄可是让人探查过他深山里的院子,方圆几十几里都没人烟。且他双亲已逝,难免不会和你一样,为父母守孝,这才耽误了。”

“所以阿兄当真是要给我说亲吗?”

崔元绮转过头,面无表情地看着自己兄长,看不出是什么态度。

“呃……确实有这想法!”

被妹妹看得有些不自在,崔元综只好承认,“你年岁也不小了,明年就双十之龄。且与我清河崔氏门当户对的门第中,与你年岁相仿的适婚男子早已成婚。余者不是年幼,便是丧妻,为兄不想你受委屈嫁给这些人。”

崔元绮起身看着窗外的景色,漫不经心地说道:“那又为何会是他呢?”

“其实……”崔元综刚想要解释,就听见有婢女慌忙进来。

婢女行礼后喘着气说道:“郎君,出……出大事了,三管事让您赶紧过去。”

崔元综闻言只好向妹妹致歉:“阿妹稍待片刻,阿兄先去看看。”

微微点头,崔元绮算是给了个回应。

崔元礼摇着头,叹了口气就转身离开,以前十分开朗的妹妹,母亲去世后就变得沉闷寡言。人是变得恬静了,可话也少了。

走到前院后,他就看到外院管事在那里焦急地转着圈,连忙问道:“发生了何事,你竟如此失态?”

“郎君,那……那李——冯翊郡王……”管事着急地竟然不知道如何说起。

“别急,你慢慢说来!”

在崔元综的示意下,管事这才平复下来,慢慢讲述今日在城外的见闻。

管事把从出皇城到城外的事情,仔仔细细地讲述了一遍。

最后还不忘点评道:“若真由冯翊郡王这样下去,粮食产量必定会提高的,咱们存的粮食就不值钱了。”

崔元综听完后,思量片刻后问道:“你还见到那神车在种植一种新的粮食,还是紫色的,有小拇指头般大小?”

管事回道:“是的,不过那驾车的人说是给种子涂了药,防止虫吃种子的。”

“紫色的种子?”

崔元综愣了下,他见过紫色的花,紫色的粮食还是第一次见,继续问道,“可知道那新粮食原本是什么颜色的?”

“明黄色!有官员擦掉外面涂的药,露出来原本的颜色。”

没有什么怪异的眼神,崔元综才点着头道:“和粟米差不多,想来确实是一种新的粮食,产量呢?”

管事面露为难之色回道:“郎君,冯翊郡王说先不告知大家,等收获以后再让人前去观看。”

“每亩大概种了多少,可曾算出来?”崔元综继续问道。

“有人粗算过,大约每亩约五斤左右。”

“倒也不算多,就是不知道产量如何!”

【现代1公斤(1000克)≈ 1.676唐斤, 1唐亩≈0.8现代亩。】

崔元综听后觉得很正常,不过产量却是一个谜。

重要的是李蒙已经开始行动,按照消息中的计划,开始在农事上下手。

如此看来不是一个纸上谈兵的家伙,仅仅几天就能造出新犁,还让百姓围观。

新犁使用起来十分省力,耕作又快,百姓能耕种的田地数就会多起来。

如果还能解决饮水灌溉的问题,那……

崔元综已经不敢再往下想了,能有一辆玄铁神车,就能有很多。

尽管一辆车需要很多钢铁,但是犁地耕地甚至还能播种,可比寻常农具好上多少倍了。

况且长孙无忌家里就是经营铁器,朝中应该不会缺铁器。

“阿郎,小的还发现太子和孔祭酒也在。”管事忽然又提了一句。

“什么!”

这个消息让崔元综感到有些惊讶,堂堂太子竟然去了农田,还有国子监祭酒,实属匪夷所思。

结合之前太上皇和陛下的态度,他觉得事情好像已经超乎他的想象。

李蒙进长安城没几天,不仅赐府邸,还入皇室牒谱,现在似乎还在教导太子。

若说李蒙没有神仙法术,崔元综是绝对不相信的。

除过两位圣人,孔颖达竟然也能去农田观看,就十分不可思议。

“看来要变天了呀!”

崔元综微微抬头,看向天空。

“啊?日头正足,没有变天的迹象啊?”管事听后也朝天上看了看嘟囔道。

崔元综笑了下没在意管事的话,然后认真道:“你现在就去通知下去,若是有官员丈量田亩,清查人口,让族中子弟不可隐匿,如实回答。”

“啊?郎君,可是有要事发生?”管事还是一脸懵逼的样子。

“你别问,只管吩咐下去!”崔元综神色严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