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17章 载誉归来(1 / 2)

7月2日,保康机场。

这座机场始建于战争年代,到了80年代被改建为民用机场。

由于保康市的经济体量并不大,这也让保康机场的客座率很低,一直都依靠省里和地方政府的补贴维持着。

说白了其政治意义更大于实用性。

毕竟城市能有座机场,那可是一张名片,说出去那也是倍儿有面子。

机场的跑道不长,尽头仿佛能一眼望穿。

那栋低矮的、带着浓厚八十年代印记的候机楼,在炽热的阳光下显得有些陈旧。

停机坪上,停着几架老旧的国产“新舟60”和“运-7”螺旋桨飞机。

像波音737或空客a320这样的“大家伙”几乎难觅踪影。

然而,今天却是个例外。

一架隶属于xx航空公司的空客a320,带着巨大的轰鸣声,以一种与这个小机场略显“不协调”的庞大姿态,缓缓滑行到指定的远机位。

巨大的引擎逐渐停转,机务人员迅速放置轮挡,客梯车稳稳地对接在前舱门。

在距离客梯车十几米外的停机坪边缘,一小群人早已顶着烈日等候在此。

为首一人,穿着质地精良的浅灰色短袖polo衫深色西裤,皮鞋锃亮,正是保康市委书记鲁俊敏。

他身边站着同样神情严肃的组织部长徐步亭、市委秘书长以及几位核心工作人员,还有特意从谷山赶来的沈峰。

沈峰的脸上,除了期待,还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能让鲁俊敏亲自来到停机坪、站在飞机下接机的人,身份自然不一般。

他就是刚刚在燕京荣获“全国优秀党员”称号、并作为“年轻代表”登上全国性舞台发言的谷山县委书记李仕山!

这份沉甸甸的荣誉,不仅属于李仕山个人,更是保康建市以来获得的国家级最高个人荣誉,是前所未有的荣光!

鲁俊敏站得笔直如松,目光沉静地锁定在紧闭的舱门上。

夏日的热浪裹挟着航空燃油的气味扑面而来,但他纹丝不动。

看似平静的面容下,微微前倾的身体和下意识整理polo衫领口的动作,暴露了他内心的波澜。

这不仅是对功臣的礼遇,更是在一个微妙而关键的时刻,传递出他鲁俊敏的态度和力量。

沈峰站在稍后,心情同样激荡。

他知道,山子这次载誉归来,恰逢保康权力洗牌的关键节点,意义远超一次普通的表彰。

舱门终于打开,地服人员熟练地拉下挡板。

旅客开始陆续走出,大多是风尘仆仆的出差干部或商人。

直到最后一位普通旅客走下舷梯,那个熟悉的身影才出现在舱门口。

李仕山出现了。

他穿着一件崭新的、质地考究的白色短袖衬衫,深色西裤,身形挺拔。

脸上带着长途飞行后的些许疲惫,但那双眼睛却如同淬炼过的星辰,明亮、锐利,更添了一份经过最高殿堂洗礼后的沉静与从容。

那份由内而外散发出的自信和底气,让他在略显嘈杂的停机坪上,显得格外卓然醒目。

李仕山看到舷梯下的鲁俊敏一行,脸上并未露出意外。

就在飞机落地前,乘务长已特意告知市委书记将亲临接机。

这份站在飞机下的“最高礼遇”,其分量之重,依然让他心头一凛!

他迅速调整表情,脸上堆起混合着真挚与无比恭敬的笑容,几乎是三步并作二步,敏捷而沉稳地快步走下舷梯。

双脚刚一踏上保康的土地,他便立刻大步流星地走到鲁俊敏面前,隔着一步的距离,身体微微前倾,双手恭敬而有力地伸了出去。

“鲁书记!您…您怎么亲自到这儿来了!”李仕山的声音在空旷的停机坪上清晰传递着。

鲁俊敏脸上瞬间绽开热情而真诚的笑容,那笑容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有感染力。

他没有丝毫迟疑,主动上前一步,也伸出了双手,紧紧握住了李仕山伸来的手,用力地摇晃着,同样传递着坚定的力量。

“仕山同志!一路辛苦!一路辛苦啊!”鲁俊敏的声音洪亮,盖过了远处飞机引擎的余音,

“你这次进京,可是给咱们保康挣了天大的面子!”

“全国优秀党员!还在那么高规格的大会上发言!”

“这是咱们保康建市以来头一份!是大喜事!”

“我这个市委书记,到飞机底下接一接我们保康的功臣、汉南的骄傲,那是天经地义!必须得来!”

“不来,我这心里头都过意不去!”

他紧握着李仕山的手,目光灼灼,充满了毫不掩饰地欣赏与赞许。

两人的手紧紧相握,在略显简陋的保康机场停机坪上,在巨大的空客a320的背景下,构成了一幅极具政治象征意义的画面。

市委宣传部的干事迅速按下快门,记录下这历史性的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