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1章 概念崩塌(2 / 3)

的'善良'(旧定义的'邪恶'),还是做旧定义的'善良'(新定义的'邪恶')?”

“这会让人陷入认知混乱。”

“我明白了。”林清影眼睛一亮,“我们要用悖论来撕开概念系统的裂缝!”

“然后让人们看到,这个系统是不自洽的。”

“没错。”王也说道,“忆古,你能帮我们组织一次公开讨论会吗?”

“我们要当着所有人的面,展示这些悖论。”

“我试试。”忆古点头。

三天后,城市中央广场举行了一场公开的“哲学辩论会”。

王也站在台上,面对着数千名市民。

“各位。”王也开口,“我想和大家讨论一个问题——什么是真实?”

台下的人们议论纷纷。

一个市民站起来:“真实就是虚假的状态,这是常识。”

“很好。”王也点头,“那么,我现在说一句话:'我正在说的这句话是真实的。'”

“请问,这句话是真实的还是虚假的?”

市民想了想:“你说它是真实的,那它就是真实的。”

“那根据我们的定义,真实就是虚假,所以这句话是虚假的,对吗?”王也继续引导。

“对...”市民有些疑惑。

“但如果这句话是虚假的,那我说的'它是真实的'就是假的。”王也说道,“意思是它不是真实的。”

“不是真实的,就是虚假的。”

“虚假根据我们的定义,就是真实。”

“所以这句话又变成真实的了。”

台下开始出现混乱的讨论声。

“等等...这是什么逻辑?”

“我头晕了...”

“这个悖论怎么解决?”

王也继续:“我再问一个问题——什么是善良?”

另一个市民回答:“善良就是邪恶的行为。”

“好。”王也说道,“那么,如果我想做一个善良的人,我应该做善良的事,对吗?”

“对。”

“做善良的事,就是做邪恶的行为。”

“那我做了邪恶的行为后,我还是善良的人吗?”

市民愣住了:“这...”

“按照定义,做邪恶的事的人是善良的人。”王也说道,“但做善良的事的人也是善良的人。”

“这意味着,无论做什么,都是善良的人。”

“那'善良'这个词还有意义吗?”

台下陷入了沉默。

他们从未思考过这些问题。

王也继续抛出更多的悖论:

“如果生等于死,死等于生,那么我现在是生着还是死着?”

“如果爱等于恨,那么我爱一个人和恨一个人有什么区别?”

“如果快乐等于痛苦,为什么我们还要追求快乐?”

每一个悖论都像一把锤子,敲击着这个脆弱的概念系统。

终于,有人开始质疑了。

“我...我感觉我们的语言有问题...”一个年轻人站起来,“这些悖论无法解释...”

“不是语言有问题。”王也说道,“是我们的概念定义有问题。”

“这些定义不是我们自然发展出来的,而是被强加的。”

“它们看起来能用,但遇到深层次的逻辑问题时,就会崩溃。”

“那...真正的定义是什么?”有人问道。

“真正的定义是什么,我不能直接告诉你们。”王也说道,“因为那样你们又会陷入被动接受。”

“我能做的,是帮助你们重新建立自已的概念系统。”

“不是回到旧的,也不是保持新的,而是创造属于你们自已的。”

“怎么创造?”

“从基础开始。”王也说道,“从最简单、最直观的感受开始。”

“比如,当你触摸火焰,感到热,这是什么感受?”

“痛...不,应该是...不舒服?”有人不确定地说,因为他们的“痛苦”概念已经混乱了。

“不要用词汇,用感受。”王也引导,“你的身体告诉你什么?”

“我的身体告诉我...要躲开...”那人回答。

“很好。”王也说道,“这就是基础——你的身体不会说谎。”

“当你的身体要躲开某种刺激时,我们可以把这种刺激定义为'伤害性的'。”

“当你的身体靠近某种刺激时,我们可以把这种刺激定义为'吸引性的'。”

“从这些最基本的体验出发,我们可以重建整个概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