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学术纷争(2 / 3)

的儒皮法骨,才是后世人所熟知的那一套。

当时,汉武大帝已经遵从董仲舒‘统一思想’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间节点,不单是肩负法家兴衰的张汤——无论是哪个学派、无论是谁,无论要提什么建议、要做什么事,都得从儒家经典当中找依据。

说的直白一点、夸张一点,就是你哪怕要挖一条渠、修一条路,都得从儒家经典中找到依据,来证明自己的做法符合儒家的治世哲学和执政理念。

而张汤走的路线,是以法家法、术、势三个流派中的‘术’这一分支为基础,以儒家《公羊春秋》的‘我注春秋’为幌子,来了一手春秋决狱。

从结果来看,效果并不是很好。

春秋决狱,非但破坏了当时,华夏文明经过多年积累才得到的,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法律观念,还让法家真正成为了律法专家,自此不再作为一个独立的综合性大学说存在。

而在刘荣所在的这个时间线,法家选择了第三条道路:势。

秦重‘法’而亡,历史上的张汤以‘术’加速了法家的衰败;

而在这个时间线,法家选择以‘势’的路线,走中庸之道。

内在逻辑其实和当年,晁错‘先上舞台再说’一样——先保住学说的传延再说。

毕竟法家的‘势’这一流派,重的是大势。

什么是大势

先帝年间,皇长子刘荣得封为太子储君,并解决了自己与东宫太后、尚冠里堂邑侯府馆陶公主之间的关系,并得到先孝景皇帝刘启的认可;

就此事来说,太子刘荣极大概率会继孝景皇帝,成为汉家新一代的天子,便是浩浩历史大势。

再比如,自当今刘荣太子监国至今,汉家所出现的一系列变化。

——粮食官营,盐铁官营,使汉家府库充盈,中央力量前所未有的强势,这是大势;

而吴楚治国之乱得以平定之后,外加随着中央朝堂愈发强大,此消彼长之下,关东宗亲诸侯愈发式微、愈发无法威胁到长安朝堂中央的统治根基,也是大势。

在对外战争层面,汉家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在短短五年不到的时间里,先后夺取了河套和高阙,掌握了对幕南地区的战略进攻主动权,并野望河西在即;

这,同样是大势。

而在这样的‘大势’勉强,法家‘势’流派的侧重点,便是顺势而为。

——中央愈发强大,那就做点什么,让中央更加强大,并凭借中央强大的这段时间,来做点有利于子孙后代的事。

粮食官营,盐铁官营,民生民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那就应该顺势而为,逐渐改变法家‘视民为奴、为器’的观点,完成法家内部最重要的一项改革:视人为‘人’。

对外战争连续胜利,国家战略处境愈发安全、乐观,也应当顺势扩大胜利成果,来赢得更久的安宁世道。

可以说,法家重‘势’的这一流派,算是法家这个锋芒毕露,浑身尖刺的学派当中,少有的,能让人看着顺眼、用着舒心的分支。

而且,这个流派虽然重‘势’,主张顺势而为,但也并没有完全摒弃法家剩下两个流派的侧重点。

——‘术’流派侧重的人心、人性,亦或是权术之道,在‘势’流派变成了一切唯君、唯上;

或者说,是‘唯势’。

在当今刘荣大权在握,君临天下的当下,顺势而为,唯天子刘荣马首是瞻。

而‘法’流派的变法精神,也同样没有被摒弃,而是从世俗意义上的‘变国家之法,以强国’,改变为了:该法家之法,以强法家。

这个趋势已经在显露,且取得了初步成效!

尤其是最近这半年,刘荣明显感觉到法家对百姓、对民众的态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改观!

如果是,秦时、始皇嬴政身边的法家,是把天下百姓民都当做嬴秦、老嬴家,亦或始皇嬴政的奴隶、工具、财富;

那在如今汉室,法家已经刻意调整自己的理念,将天下百姓民,视作宗庙、社稷得以延续的根基了。

虽然这个根基,并不是说每个百姓都是根基,而是全天下百姓加在一起,才配得上‘根基’二字,但对一向眼高于顶,是天下人为刍狗的法家而言,这也已经是非常巨大的进步。

更让人心安的事:如果从今往后,法家便此以‘势’流派为主,那往后的法家,也不是不能用的。

甚至是非常好用的!

因为这样的法家,不会再整天嚷嚷着变法图强,也不会整天搞权谋争斗;

想让这样的法家做什么,君王就只需要做好自己的工作,来营造‘大势’即可。

好比刘荣——对官僚群体打一棍子给颗甜枣,先搞了一波反腐,然后涨了一波工资;

对官僚的‘严管’形成大事,法家‘势’流派当即就像闻到血腥位的鲨鱼,开始以‘官僚监管制度’为主,向刘荣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