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啊,这干出来的事情,总是有些超出我的想象啊。”
他这么说着,就再次竖起大拇指。
“这段时间,特高课没有再去找你的麻烦吧。”
陈少安出声问道。
安倍太郎摇头道:
“这倒是没有,他们现在忙活着调查爆炸案的一系列案件呢,相比之下,之前的那些事情,已经算不上是什么事情了。”
“那就好,你保重好,还有你的那些同志们,让他们也要保护好自已,绝对不要轻易暴露,往后还有很多地方都用得到他们。”
陈少安这样安排道。
“是,老师,您慢走。”
离开饭店之后,陈少安和之前一样返回自已在东风洋行楼上的住处。
将房门打开之后,陈京标和赵东强两人,都坐在那里,正在烤着火炉取暖。
看到陈少安走进来,两个人都在此时起身行礼。
“大嗓门儿,回来了啊,情况如何了?”
他知道,现在赵东强对于抗联的情况应该是最为了解的,因为他能够直接接触到前线抗联的人,同时也可以了解到双方战斗的情况。
大嗓门儿此刻说道:
“目前来说的话,战斗的态势已经进入到相对僵持的阶段了,但是之前一场大规模的战斗,持续了三天,日军失败了,而且是惨败,连连后撤了至少二十多公里。
并且之前我们运送物资的很多碉堡和据点,也被取消了送物资的任务,说明那些区域很有可能也被抗联的人控制了。
这一次抗联的反攻规模很大,但是在那之后,日军也逐渐稳住阵脚了。
我们之前的运送任务,甚至都被中断了,可是前几日得到命令,开始恢复输送任务,说明前线对阵的双方,又恢复到之前僵持的阶段了。”
看着地图,陈少安却知道,现在赵东强口中的“僵持阶段”其实并非是真正的僵持阶段,而是一种假象而已。
因为眼下双方的部队,都在积蓄力量,为下一次的反攻作战做准备。
这一点通过日军频繁调动的火车,还有运输部队就可以看得出来,他们在尽可能地囤积弹药和物资,还有人员。
相比之下,现在的陈少安非常怀疑,抗联是不是还有充足的物资储备。
于是他开口主动问道:
“现在抗联那边的物资和弹药储备情况如何?”
赵东强摇头道:
“不太清楚了。”
在一旁的陈京标则在此刻说道:
“根据最新和抗联总部联系的电文,他们的物资相对来说是比较充足的,弹药也没有问题,应该是之前反击作战缴获了不少弹药。
不然的话,他们会在电报里面向我们询问是否可以提供弹药和物资支援的。”
陈少安点点头,开口问道:
“南边港口的货物运输情况如何?”
陈京标说道:
“比较顺利,现在特高课还有其他部门的情报人员,基本都开始向哈尔滨聚集了,在南边港口部署的眼线,要比之前更少了。
再加上大连那边的关系早就已经打通了,所以武器弹药的运送没有遇到什么阻碍。
如今大多囤积在吉林和黑龙江边界地带的几个秘密仓库里面,有咱们灭寇军的士兵专门看守着。”
说到这里的时候,他点燃一根香烟,看向陈少安道:
“你是打算、、、、、把这批物资装备,也送到抗联手中吗?”
陈少安点头道:
“没错,这批物资装备里面,有很多炮弹,还有不少的火炮,这都是抗联眼下最为稀缺的物资。
若是可以将这些武器弹药,送到抗联手中的话,开春的这场反击战,我感觉抗联的胜算还能增加两成左右。”
其实说白了,眼下这场仗打到这种程度的时候,战术战法之类的,对于战场的影响已经那么大了,到了后面都是拼消耗。
日军物资和武器装备是相当充足的,所以抗联需要速战速决,不能就这样一直消耗下去。
抗联需要做的,就是在一场战役的弹药储备消耗之前,将这场战斗结束,并且将胜利成果转化为新的战争潜力。
只有这样做,他们才能保证自已在东北地区的生存,已经根据地的稳固。
否则的话,一场失败,就很有可能导致满盘皆输。
“懂了,这些武器弹药,确实是最应该送给他们的,我这边马上联络人员,让他们去指定的地点接收。”
陈京标这般说道。
“那好,尽快吧,我感觉这场僵持,最多还会持续一个月的时间,到时候天气转暖,积雪融化,这场大战就要开始了。”
陈少安这么说着,算算时间的话,最多混账一个月。
得到陈少安命令的陈京标,第二天一早就出发了,去安排这件事情。
这批弹药和物资,会在大概半个月之后,才能全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