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样的细节就能看出,周彦这个工作室非常正规,跟那些小打小闹的公司不一样。
同时他也好奇,周彦这么年轻,而且一直在搞艺术,怎么工作室的管理也如此井井有条?
旁边的刘和平已经把饭票放进了办公桌的抽屉里面,此刻他对未来在周彦工作室的日子充满了期待,同时他也在期盼着刘文武跟周彦最终能够达成合作。
虽然昨天才开始跟周彦合作,但是周彦为人沉稳、做事细心并且十分有才华,是个非常好的合作对象。
如果能够跟周彦合作,他对这部戏也更加有信心了。
蒋梦飞见安顿差不多了,便提议道,“要不,我带两位在工作室逛逛?听周导说,他还没有带你们参观工作室呢。”
刘文武他们对工作室也非常好奇,便点头道,“有劳蒋总了。”
“不用客气。”
……
随后蒋梦飞就带两人在工作室里面逛了起来,他们先去了洗印跟剪辑车间。
看到工作室的设备这么好,刘文武他们也十分感慨,这要是合作了,后期制作基本上不用再操心。
其实不用看这些车间,刘文武也早就把主意打到周彦头上。
虽然周彦的工作室没有拍过电视剧,但是电影跟电视剧原本就有很多通用的地方,特别是后期制作,基本上都差不多。
非要说差别的话,那就是电视剧的后期制作是低标准,而电影的后期制作是高标准。
周彦的工作室做了那么多高质量的电影,不至于连一部电视剧的后期都做不了。
只是之前刘文武没想到,他们的设备竟然这么好,国内没有任何一家制片厂能够比得过。
看完了剪辑车间,蒋梦飞又带着他们往楼下走,“楼下是妆造车间,不过最近没有大活,他们车间比较闲,没什么特别好看的。”
三人下来的时候,正好碰到林娟带着章子怡从一楼上来,蒋梦飞笑着打了声招呼,又好奇地看着旁边的章子怡,“这姑娘是?”
“中戏第二批的学生。”
“这么快就报到了?”蒋梦飞有些意外,“这一批有没有给我们部门的学生?”
林娟撇嘴道,“你们部门现在又没有开工,要人干什么,再者说了,你们部门跟电影部不是共用大部分车间么?校企合作的学生本来就不是按部分,而是按车间分的。”
虽然电视剧部是个独立部门,但是因为业务跟电影部共性很大,所以跟电影部共用了大部分的车间。
比如妆造部,理论上不仅仅服务于电影部,同时也服务于电视剧部。
只不过这种情况,随着两个部门的业务越来越多,也会慢慢改变,后期像妆造、道具这些都要分开。
“这次就算了,下一次一定要分个把人到我们部门啊。”蒋梦飞笑了笑,又介绍林娟给刘文武和刘和平认识,“这是妆造车间的林组长,林组长,这两位是刘和平刘老师以及刘文武刘总。”
林娟没听过刘文武的名字,倒是知道刘和平,她意外道,“您是《甲申祭》的编剧刘老师?”
刘和平也没想到眼前这个小姑娘竟然会知道自己,他点头道,“正是我。”
《甲申祭》说有名也确实有名,毕竟刘和平凭借这个舞台剧获得了很多奖,其中就有首届曹禺戏剧文学奖。
这部戏剧在业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只要是戏剧行业的基本上都听过。
但戏剧行业以外的,知道的可就不多了。
虽然电影跟戏剧算是一类,但是现在电影行业的人对戏剧关注其实并不多。
而且即便知道《甲申祭》,也未必知道其编剧就是他刘和平,很少有人能够听到名字就一下子说出《甲申祭》。
对方一个化妆师,能做到这一点,看来周彦这个工作室确实有点卧虎藏龙的意思。
站在林娟旁边的章子怡听到《甲申祭》,眼睛因为惊讶而眨巴了起来,她是听说过这部话剧的,之前这部话剧还在主席诞辰一百周年作为唯一剧目调京演出。
没想到眼前这个个子不高,看起来不太起眼的男人,就是《甲申祭》的编剧。
她也没想到,今天第一天来,就遇到这样的幕后大佬。
同时她也好奇,工作室这是有什么新项目了么?不然为什么刘和平会出现在这里?
刘和平自证了身份,林娟笑了起来,“我个人非常喜欢《甲申祭》,之前湘团来京演出的时候,我还去看了,实在震撼。今天能见到作者本人,也是非常荣幸。”
“哪里,哪里,作品能得到观众喜欢,是我的光荣。”刘和平谦虚道。
“这样好的作品,大家自然是喜欢的。”
听林娟捧刘和平,蒋梦飞在旁边差点没憋住笑。
想当年,林娟是个多么腼腆的小姑娘啊,跟人说句话都可能会脸红,现在也能如此一本正经地拍别人马屁了,倒是越来越得老周的真传。
所谓“上梁不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