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1章 技术增进(1 / 2)

分别对应傀儡和机甲。

在这些模拟世界中,幸存者可以尝试着操控傀儡进行战斗。

就算现在买不起,但是等几个月以后,能够进行量产,那大部分幸存者还是有机会购买。

先不管买不买得起,总得先学会使用,这就相当于学驾驶证一般。

机甲也是一样的情况,在虚拟世界里,直接配备了一比一驾驶舱。

机甲技术,可远比操控傀儡困难的多,难度相差数十倍不止,甚至是数百倍。

傀儡的定位,其实相当于日常武器,只要是个人,都能够掌控使用。

但机甲不一样,驾驶难度非常高,只有少部分有天赋的人,才能够学会驾驶机甲。

创造这个模拟世界,也是为了在普通人中,筛选出一批有驾驶机甲天赋的人。

两大模拟世界刚一推出,就立刻吸引大量人员的目光,并且进入其中尝试。

陆深也在其中,布置了排行榜。

会根据每一个人测验后的成绩,给予相对应的分数。

当然,绝大部分人,由于刚刚接触机甲,别说是进行操控,就连自身身体强度,都无法承受机甲带来的压力。

很多人的分数,都是零。

但也有少部分实力强大的天赋觉醒者,能够勉强操控机甲,可惜连最基础的走路都无法做到。

排行榜开启一周后,分数最高的也仅有26分,这让陆深颇为无奈。

不过,原本的几位王牌驾驶员,最早经过试验,发现他们的天赋极为不错。

普遍都能达到60分以上。

虽然只是最基础的测验,但能在刚接触机甲时,就达到这样的程度,已经非常不错。

陆深也收拢了一批人,开始加紧培养。

机甲的威力毋庸置疑,只要能训练出一批驾驶员,必然能在战场上发挥强大效果。

当然,他也思考过,是否可以利用子计算机,直接对机甲进行操控。

后来发现,确实有一定成功率,但是负荷实在太大,机甲难以承受。

如今的机甲,还没有灵活到那种程度,不管是关节的灵活程度,还是精神力的传导速度,都比预想中更低。

如果强行让子计算机来操控,机甲本身难以反应。

只有人类,才能更好的适应机甲的顿挫感,以及节奏感。

所以就目前而言,也只能让人类来控制。

不过这一切都不急,不管是培养驾驶员,还是制造出更强大的机甲,都需要很长的时间,来进行慢慢摸索。

而如今的局面,还算平稳,第六区完全有机会和时间,去进行这方面的发展。

包括傀儡也是一样。

中小型队伍作战,傀儡的价值毋庸置疑,能大幅增强人类幸存者的实力。

但是,与傀儡配合到底能展现出什么样的实力?以及傀儡的配置是否能更好?这些也需要时间来验证。

战争的局势,陆深前期还在关注着。

但紧接着就发现,这似乎一时半会还真打不完。

双方都躲在山脉当中,只能爆发几十人的小规模团战,而且由于人员较少,地势复杂,即使爆发战争,也很难造成杀伤。

在无法进行大规模战争的情况下,折损比例大量减少。

腐尸群的折损,甚至都比不上培养速度。

相当于没有消耗。

他也猜测,对方的情况应该相差不大。

这就导致,这场战争的时间,无限延长。

陆也只好收回精力,放到第六区的发展上。

成为国度以后,对方大概率无法逼死第六区,双方实力相互制衡,已经拥有了安稳发展的资格。

如今在第六区,恰好有一些重要的事情,也需要他来操心。

例如,东原城的发展、腐恶之地的探索、以及第六区内部种族的发展。

东原城,已经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以及大量资源的供应,又有第六区的先进理念,发展速度一日千里。

这才仅仅几个月时间,高楼大厦都已经建立起来,内部的生态商业,也已经变得极为发达。

中间为商业区,四周为居住区,四面角落为基础生活商店,体系变得相对完整。

教育部的存在,也很大程度拉动了经济的发展。

当然,对整个东原城发展影响最大的,其实还是南岭山脉。

所有天赋觉醒者,想要外出探索,都只能进入南岭山脉。

而他们返回后,会直接在东原城,出售掉自已狩猎获得的资源,然后购买武器装备。

因此,各项武器装备公司,全部在东原城开了分店,成为了主要交易场所。

唯一有所不同的,是东原城没有设立城墙,对于很多人而言,还是缺乏安全感。

所以,如果是长期居住,更多人选择在第六区。

如果是经营发展、建设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