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俗,和赵忠也是势均力敌,今日为何会如此狼狈?
书中交代,石磊虽然武艺高强,但大多都是马上功夫,至于步战则就显得逊色许多。而赵忠在高山学艺多年无论马上步下都颇有一番成就,两下这一对比,高下立判。
再加上石磊穿着一身金甲,十分笨重,在身法方面又有所欠缺,因此整个人可以说是动转不灵。
而赵忠虽然也穿着一身的盔甲,但有高超轻功傍身,身子的灵活程度比起石磊不知要好上多少倍,自然是占据了上风。
再者,赵忠的剑法也很是精湛,在将台上把掌中的这口紫电剑给施展开了,上下翻飞,遮前挡后,好似雪片一般,把石磊打得是眼花缭乱,好几次都险些中剑。
简短截说,两人的这一场较量,赵忠可谓是占尽了上风。
闲言少叙,书归正文。转眼,又几个回合过去了,石磊的气息是越发不稳,掌中宝剑也逐渐慢了下来,反观赵忠是越战越勇,手中紫电剑也是越发的凌厉。
石磊一边打,一边在心里头暗自盘算着:“想不到这赵南蛮的剑法竟如此高强,再这样打下去,我绝不是他的对手,搞不好还会把命给丢在此处,这可该如何是好?”
石磊左思右想,就是想不出合适的办法,这位北辽大帅的心里头是越发着急。
突然,石磊用眼角的余光往四外一扫,一眼便看见了自己立在将台护栏旁的那杆青龙宝戟。
石磊心里顿时一动:“有道是一寸长一寸强,如今赵南蛮手中只有一把宝剑,并无长兵器,我若是能取来宝戟给他个出其不意,定能取胜!”
那位说,宝戟既然就在将台上,为何先前不用,非得等到这时才取?
书中交代,宝戟虽在将台,但离着石磊还有一段距离。而赵忠等五兄弟来得太快,石磊根本无暇取戟,只能拔出佩剑迎战。
却说石磊打定了主意之后,心里头不由得暗暗高兴。不过,随后他看了看发现戟离着自己还有不少的距离,想要取到宝戟还得费一番功夫才行。
于是,石磊的脑筋再度转动开来,思索着取戟之法。
石磊的脑筋不断转动,思来想去,想去思来,突然灵机一动,有了主意:“我何不如此如此,定能成功。”
这才有一段剑戟交锋,短敌长的故事。
欲知石磊究竟如何取戟,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