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他全然不知,依旧蒙在鼓里而已!伊万若夫眼见仇人便在眼前,只是一时杀他不得自然愤愤不已,忽然他想起自己腰中的火铳,何不一用?他手中刀虚晃一式,闪身而过,迅速从腰间取下火铳向着这伊凡便是一枪。伊凡怎么也未想到这伊万若夫会忽然发难。他一个不留神,枪中火药正射中他的小腹,一时鲜血涌出。伊万若夫犹不解恨,又是一枪击中他的肩臂,使刀不成,只有呛地落地。伊万若夫见势收起火铳,飞起一脚将这受伤行动不便的伊凡踢翻在地,格格阴笑道:“今日便要你为我孩儿偿命。”他手中刀以上而下地落下,眼见这伊凡要身首异处。那伊里奇自然不能坐视不管,虽然他被袁承天废去武功,手臂不能运转自如,但是武功还是有的,虽然不济但是却胜似常人,所以眼见这东正教主伊万若夫要杀自己的得力亲信伊凡自然不能不管,所以从一名弟子手中夺下一把刀,以脚撑地跃身而前,不偏不倚正落在其身侧,顺手一刀迎上,耳中只听“当”地一声,双者相交,火星四闪,只是这伊里奇毕竟内力不济,手臂之上虽然武功未曾全废,已与往日不可同日而语,所以虽救下伊凡一命,自己也是身心受损,不由后退连连,还好凭着胸中的一口真气才得以稳住身形,饶是如此还是觉得哽嗓之处发甜,一口鲜血禁不住喷了出来,身子摇了摇,似乎便要摔倒!
伊万若夫心想:天赐时机,此时不灭其拜月教更待何时。他手中弯刀如龙出海,直袭伊里奇小腹。伊里奇见状慌忙闪躲,奈何身体不灵便,竟未躲过,被其一刀刺中。伊万若夫心下大喜,终于可以除去眼中钉,肉中刺,不免有些得意忘形。只是他全然忘却了还有伊凡虎伺在侧。伊凡见教主立毙当场,不悲反喜,因为有他自己既便坐上了教主宝座也是不得安生,现在去了后顾之忧,心中自是欢喜。他见伊里奇腹中弯刀,并不出手相助,只待他倒地身亡这才突然出手从决无可能的方位一刀刺穿这伊万若夫的胸膛!这一切都出奇地快,便是混战的双方弟子门人也是惊骇不异!
伊凡见这伊万若夫再无还手之能,也是倒地而亡,不由得意气风发,仰天长啸,心中忽然有了想法:正当此时,何不将这东正教和拜月教合而为一,一同攻入皇宫,拿下这皇帝,自己取而代之,又有何不可?这天下本就是天下人共有,也非一族一姓之天下!他想到此处便喝令双方教众住手,将自己的心中想法说出来,不想众人也有此意,便欣然同意,试问世人谁不畏死?谁也不是与生俱来的大英雄!有时只是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为之罢了!
伊凡见自己一招奏效,心下更喜,便裹胁教众向皇宫杀去。
亚历山大回到皇宫,心中犹有不平,心想:他们真是反了!竟然敢违背自己的旨意,任意为之,可见全然未把他这位皇帝放在眼中,照此以往那还了得,他们岂不要篡夺谋逆?想到此处他的心也不由紧了紧,心中着实害怕他们谋逆造次,因为宫中侍卫实在甚忧,武功睿智皆是不能,所以一旦他们起事,只怕……
忽然宫门之外喧哗声起,而且伴随着许多人沉重的脚步向这皇帝寝宫而来。亚历山大不由面色忧虑,因为他实在害怕宫中侍卫哗变……他三步并二步冲出宫门,正见那拜月教的伊凡率众而来,而且气势汹汹,带着杀人的意味,便隐隐感到不对……岂难道他们要谋逆作乱?他刚想发话,不想那伊凡已是张弓搭箭,一箭向他射来。还好他眼疾手快,将箭拔落,饶是如此也是惊出一身的冷汗,心想:看来他是要弑君而上!只是那有这样容易!他也不想想如果这亚历山大平庸无常,只怕也决难做到这皇帝的位置!所以他处乱不惊,反而显得泰山崩于面前不为所动。他虽定力如恒,奈何皇妃伊丽莎白却是不能够镇定——她真的不明白师兄伊凡为何忽然之间做出这样大逆不道的事来,置拜月教于何地?其实这其间还有隐情,当年在拜月教时非但大师兄伊里奇对这位小师妹情有独钟,便是伊凡暗中也是心心念念,一直喜欢这位如天人一般的小师妹,——可是后来师父霍东为了本门的利益,竟然擅作主张将伊丽莎白嫁于当时还是储君的亚历山大——因为他是为皇太子——将来继承大位,便是君临天下的君主,看天下谁敢不从?他也只有将这份情埋葬在心中,从不与别人说起,只是在深夜之时独自难过!原来世间最苦莫过一个情字!人人皆不可逃,只有在这囹圄之中煎熬!今日他之所以有些大逆不道的行为,一者是觊觎这帝王之位;二者则是为着小师妹伊丽莎白,因为他终究忘不了当年同门之时的时光!
亚历山大见皇妃伊丽莎白神情之中担忧之中又有惊惶之意,知道她是担忧自己震怒之下诛尽这拜月教,可见她还是眷顾自己的教派,这也是人之常情,原也无可后非!自己只有安慰于她,要她莫要胡思乱想!伊丽莎白见皇帝信誓旦旦说不会诛杀拜月教从众,只是要杀首恶——因为这伊凡着实可恶?皇帝于他有恩,他非但不思报恩,反而要谋逆作乱,所以决不可饶!伊丽莎白知道师兄伊凡谋逆行为确实罪不容诛,自己求肯也是无用,只有作罢!
亚历山大挥手之间命令宫中侍卫和禁军头目尽出,二话不说与拜月教众厮杀一起。只是有一点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