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载坖的态度很坚决,你们既然天天抱着祖制,那咱们就老老实实地按照祖制来嘛,朱载坖就以洪武二十年的诏书作为依据,要求在这次的优免则例修订中,将什么生员、举人、和尚、道士等非官吏群体的优免予以全部取消,朝廷现在按照土地征税,一视同仁,此举就是为了严厉打击土地兼并,缓和大明国内的矛盾。
朱载坖对这些重臣们说道:“有田逃役,而无田当差,实不平事。朕为天下计,何人非议?且诸公能保子孙他日不为编氓乎?”
朱载坖的这个措施就是针对现在大明的土地兼并的,因为大明现在的土地兼并大多不是缙绅直接抢夺、收购普通农户的田地,而是普通农户为逃徭役而将田地投献于缙绅名下,特别是一些科举士子,因为他们的家族无历史积累,获取功名后免役额度根本用不完。
同时也是为了打击这些生员士子们,朱载坖对于这些生员们整日里非议朝政是极为不满的,这次借由修订优免则例,就是要狠狠的打击一下他们气焰,尤其是这些生员当中的学霸。
在大明,学霸可不是一个好词,他们一般都是生员中的败类,与贪官污吏、土豪劣绅、衙蠧宦仆等群体相类,此辈猫鼠固结,鱼肉善良,倾人家、破人产、鬻人子、骗人财,坏人功名,害人性命,淫占人妻女,拆散人婚姻,依仗特权,成为危害地方社会的重要因素之一。
这些所谓的学霸,除了包抗钱粮,起灭词讼,严重阻碍地方赋役征收和司法审判的正常进程之外,还能贿赂学官、滥举孝廉、串通罢考、凌辱师生,对地方的人才选拔亦造成恶劣影响,地方官府对于他们早就是深恶痛绝了,朱载坖这次就要以取消生员举子的优免特权为由,让他们跳出来,朱载坖才好收拾他们。
朱载坖对于取消生员举人的优免特权是极为坚决的,现在朱载坖也有这个底气干这件事情了,即位十五年,朱载坖对于朝廷、地方、军队、厂卫的控制力都是极强的,连这些地方豪强都得老老实实的,何况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们,朱载坖要求重臣们按照朱载坖的意图执行,至于可能发生的生员闹事。
朱载坖的态度是非常之简单的,有国法在!要严令地方官府和各地的提督学政、督抚大员们,对于敢制造流言,煽惑人心的,依律严惩,决不轻饶。大明现在别的不多,流放人的地方倒是不少,大宁、辽东、哈密、缅甸都缺人的很,敢以身试法的,朱载坖绝不会轻易放过他们的。
而接下来的一个问题就比较敏感的,涉及到官俸的问题,臣子们也不好轻易开口,朱载坖于是问道:“诸位的官俸可还够用啊?”
在场的大员们最少也都是从二品的大员,阁臣们都官加宫保,拿从一品的俸禄,朱载坖还不时有赏赐,他们的日子,当然是相对过得不错的了,而且据朱载坖派厂卫打探来的消息,张阁老冰敬碳敬收的不少,这些常例银子,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所以他们的日子自然是十分的好过,真正需要朝廷增加官俸的,是地方和朝廷的中下级官员和吏员,尤其是地方官员,现在的州县正印,俸禄除了自己一家人使用之外,往往还有雇佣师爷、仆役,而本身的俸禄有极为微薄,要养活这么一大帮人,自然是不够的。
还有就是衙门的小吏,这是朱载坖比较关心的群体,朱载坖对重臣们说道:“胥吏之害,至为关键,是以百姓破家坏产者,非县官赋役独能使之然也,大半尽于吏家矣。”
残害百姓最厉害的,就是这帮小吏,而小吏的收入又极为微薄,他们往往依靠盘剥百姓来获取利益,接触百姓的第一层级其实是基层的胥吏,他们直接与百姓对接财政、行政各种事务,接触大量百姓,若是他们待遇不好,腐败行为极其容易滋生。
所以说,这次增加官俸,主要的对象就是中下级官员和吏员,朱载坖认为,若是发放的俸给能够满足官吏的生活要求,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就会使官吏不用铤而走险去贪赃枉法,可以抑制贪墨行为的发生,当然,指望官吏们自觉,是不现实的,在增加中下级官员官俸的同时,还有重典治官,严刑治吏,对于贪墨行为,要严加惩处,不能只增俸,不养廉。
在具体的办法上,朱载坖认为可以取法于两宋,按照两宋的办法,一方面不断提高官吏俸给,增加名目繁多的添给,如提高本俸,且给职事官发放职钱,使官吏的收入大大所提高。另一方面,朝廷对官员的生活必需开支进行补贴,不仅给予其随身差役的餐钱,还发放米面等生活必需品,使其开支不断缩小。
而对于大明来说,官俸的多少,也是被重八哥写进了祖制之中,直接增加官俸,显然是不可能的,只能采取变通的方式,就是增加补贴等手段以提高官吏们的收入。
同时,张居正等人还建议,恢复公使钱,所谓公使钱,就是主要用于官府支付行政事务中的必要开支。招待过往的官员是它的主要设置目的之一。一般来说,支用公使钱有一定的手续,必须事先经过通判和长吏的同意。州县官员还可以使公使钱还有其他办公用途,既可以支付雇工的工资,适逢节日,还可用其购买节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