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7保住自己(3 / 4)

在那个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残酷世界里,人们对于梅兹蒂尔的强硬手段,竟出人意料地感到高兴。

在生存的重压之下,没有人会对这种近乎明火执仗的抢劫行为提出任何异议。

因为在他们心中,这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不是自已的部落生存,就是其他部落占据上风。

在这片充满血腥与竞争的土地上,道德与正义往往被生存的本能所掩盖。

随着梅茨蒂尔在这场权力游戏中声望如火箭般飙升,部落中的精英们也如同逐光的飞蛾,开始越来越青睐于他。

他们看到了梅茨蒂尔身上所蕴含的强大力量与无限潜力,认为追随他能够为自已带来更多的利益与权力。

而曾经与梅茨蒂尔势均力敌的特平和他的母亲,此刻却发现自已仿佛置身于寒冬之中,完全处于劣势。

他们的声音逐渐被淹没在众人对梅茨蒂尔的赞誉声中,曾经的辉煌与影响力正一点点消逝。

起初,特平和他的母亲还试图做最后的挣扎。

他们不仅公开大声地谴责梅茨蒂尔的行为,言辞激烈地抨击他的种种手段,仿佛要将心中的愤怒与不满全部宣泄出来。

同时,他们还在私下里向阿兹施压,试图以各种理由逼迫她信守当初的诺言。

他们警告阿兹,如果她不履行承诺,那么她首席萨满的职位很可能会被宣布无效。

在当时,有不少精英也加入了这一谴责的声音之中。

其中一部分人是因为他们原本就是前任首席萨满的坚定支持者,出于对旧主的忠诚,毫不犹豫地站在了特平一方。

而另一部分人,则仅仅是出于内心对正义的朴素追求。

毕竟,阿兹确实参与了那笔交易,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

在她身边,有太多的目击证人可以证明这一点,她根本无法抵赖。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阿兹确实做错了。

而大多数精英们对于这样一位说话轻率、似乎违背承诺的首席萨满,心中难免产生不满。

他们不仅担心这样的事情有朝一日也会发生在自已身上,害怕自已的利益受到损害。

而且,在他们的内心深处,许多人认为阿兹的行为在道德层面上是错误的。

毕竟,作为部落精神的神圣转世,阿兹本应被视为纯洁与高尚道德的巅峰体现,她的一举一动都应该符合众人对她的期待。

因此,在最初的那段时间里,有许多批评者纷纷敦促这位年轻的女士遵守诺言,试图让她回归到他们所认为的“正轨”。

然而,这位性格倔强的年轻女子,却如同一块坚硬的磐石,只是紧紧地咬紧牙关,坚决拒绝屈服。

她不仅没有被这些压力所打倒,反而进行了强硬的辩护。

阿兹向精英们慷慨陈词,声称自已当初只是在胁迫之下,才无奈达成了那笔交易。

她言辞激昂地指出,该提议背后隐藏着恶意,她的主人试图利用她将首席萨满本应保持的中立立场政治化,而这一行为完全违背了她内心坚守的原则。

这,便是她拒绝遵守诺言的根本原因。

她强调,自已这样做并非是为了满足个人的私欲,而是为了整个部落的更大利益着想。

同样,这也是她拒绝下台的原因。

她忧心忡忡地表示,自已担心继任者无法像她一样,坚守那份顽固的原则与“纯洁”的立场,从而给部落带来不可预知的危机。

不得不承认,这位女士天生就具备政治家的敏锐与智慧。

她展现自我的方式,简直堪称天才之作。

她巧妙地将自已的行为与部落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成功地为自已的行为找到了合理的解释。

然而,这也正是精英们在与她打交道时,感到头疼不已的原因。

他们当然清楚那背后的后门交易,对于其中的细节也了如指掌。

但有些话,即使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也不能轻易说出口。

因为一旦这些事情被公之于众,那将是一件无比丢脸的事情。

他们深知,绝不能让普通民众知晓这些内幕,否则,民众对所有萨满的信仰将会如大厦崩塌般瞬间崩溃。

前任首席萨满自然是极力否认有任何这样的不良打算。

她只是一味地坚持认为,阿兹是她儿子的完美儿媳,只有像阿兹这样出身高贵、地位尊崇的人,才能够配得上与她儿子的婚事。

她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维护自已的尊严与立场,同时也为儿子争取最后的机会。

就这样,在那些日子里,部落中充满了各种争吵与纷争。

每一方都试图向对方施压,让对方承认自已的错误。

这场权力与道德的较量,如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弥漫着紧张的气氛。

阿蒂兹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她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她“当时的爱人”梅茨蒂尔的成功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