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7恶魔之物(3 / 4)

刚读的那封信,嘴角突然勾起一抹淡淡的笑容。

一个想法脱口而出,声音轻得像是在自言自语:“看来,这场征服之战,不会那么无聊了……”

随着贾山陷落的硝烟在希特平原上渐渐散去,赞赞独立战争的局势正悄然发生新的转折。

曾经主导战场的大规模野战和人海战术,如同黄昏时分的影子般逐渐淡去——提比亚斯与希特的残军已经认清现实。

面对在兵力和技术上都占据绝对优势的赞赞军队,正面抗衡无异于以卵击石,他们开始转向一种更隐蔽、更棘手的非常规战争。

赞赞对希特的占领与吞并,并未像预想中那样画上胜利的句号,反而成了一场漫长而残酷冲突的开端。

希特境内那些非阿哈德尼亚人口,从未真正接受外来统治,他们将用铁腕手段向赞赞人展开报复,街头的石块、暗处的匕首,都可能成为反抗的武器。

在赞赞的高层中,亚历山大对叛乱的态度向来明确:那些不听话的人毫无用处,任何形式的叛乱都绝对不能容忍。

尽管阿德尔布兰德刚刚拿下贾山,但对希特全境的征服才刚刚拉开序幕。

这位习惯了正面攻坚的将军,能否迅速适应敌人神出鬼没的新战术,没人能给出确切答案,所有人都在暗中观察着他的下一步动作。

在“米卡娅复仇号”颠簸的甲板上,有一位姑娘总能吸引船员们的目光。

尤其是在这艘以大陆人为主、充斥着粗犷笑声和汗臭味的船上,她的存在像一朵悄然绽放的沙漠玫瑰。

她名叫纳齐哈·法赫米,来自遥远的伊扎里德,早年为了逃离奴隶主的皮鞭,像一只受惊的羚羊般逃到了赞赞。

彼时,亚历山大的法律改革刚刚在赞赞王国境内取缔了奴隶制,纳齐哈本以为自已终于能呼吸到自由的空气。

可现实却给了她沉重一击。

她很快发现,自由并不等同于生存——作为一名女性,又是伊扎里德来的少数民族,她无法像普通赞赞人那样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更无法享受那些隐性的社会特权。

在赞赞的街头,她总觉得自已像个透明的幽灵,没人愿意雇佣她,甚至没人愿意停下脚步听她多说一句话。

生活的重压像一块巨石压在她的肩上,无处可去的纳齐哈,最终只能在帕克市的阴暗巷弄里出卖自已的身体,换取勉强果腹的面包。

那些夜晚,她躺在冰冷的木板上,看着窗外漏进来的月光,总会想起伊扎里德家乡的椰枣树。

眼泪顺着脸颊滑进枕头,洇开一小片湿痕。

命运的转折发生在一个阴雨绵绵的午后。

那天纳齐哈裹着破旧的头巾,揣着仅有的几个铜板外出采购面包和淡水。

在市集的拐角处,撞上了一个穿着华丽丝绸长裙的女人。

女人没有生气,反而笑着扶起她,自我介绍说叫瓦莱莉亚·佐纳拉。

后来纳齐哈才知道,这个温柔又神秘的女人,其实是离家出走的米卡娅公主。

两人在市集的屋檐下聊了一会儿,瓦莱莉亚听着纳齐哈的遭遇,眼中闪过一丝同情。

临走时,她递给纳齐哈一枚亮闪闪的银币,说:“跟我走吧,我能给你一份工作,让你过上自由又富裕的生活,不用再看任何人的脸色。”

纳齐哈握着那枚还带着体温的银币,反复琢磨了一整夜。

她厌倦了被人践踏的日子,更渴望能真正掌控自已的命运。

第二天清晨,她收拾好仅有的几件衣物,按照瓦莱莉亚留下的地址,找到了“米卡娅复仇号”。

尽管她知道,瓦莱莉亚所属的西尔巴斯人与伊扎里德人是几个世纪的宿敌,但她并不介意——瓦莱莉亚并非西尔巴斯的贵族,从未参与过对伊扎里德土地的入侵,对她而言,不过是个需要同伴的异乡人。

纳齐哈向来有些自以为是,总觉得自已能看透人心。

加入瓦莱莉亚的船员队伍后,她很享受这种在海上漂泊的时光:不用再面对帕克市那些鄙夷的目光,还能握着沉甸甸的武器,感受从未有过的力量感。

然而,随着她越来越频繁地使用赞赞王室提供的先进武器,一个念头在她心中愈发强烈——她要把这些武器偷运回国,交给伊扎里德的军队,用来击退那些侵占家乡的西尔巴斯入侵者。

她清楚地记得,正是因为赞赞的军事援助,埃及和利比亚的大部分地区才落入了西尔巴斯帝国的手中。

而伊扎里德最富饶的经济区,也早已被这群死敌牢牢控制。

作为一名深爱着祖国的女性,她无法眼睁睁看着族人在西尔巴斯的铁蹄下受苦,她渴望尽其所能,为自已的人民做些什么。

因此,当“米卡娅复仇号”的船员们兴高采烈地停靠在班加西城,忙着将最近劫掠来的赃物搬到市集上出售时,纳齐哈却悄悄溜下了船,执行着她的秘密任务。

她的黑色斗篷下,紧紧藏着一把亚历山大专门为米卡娅设计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