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一家团聚
“西北和东北都是大承战事吃紧的地方,先前太子战败的地方就在西北,听说因为那次战败,让西北的战士死伤无数,给敌人创造了巨大的进攻缺口。
如今我们流放差不多两个月,敌人定然在这两个月间,趁着我们内部动荡进攻西北无数次了。”
沈君月听的眉头紧锁。
严阁老却笑道:“怎么?沈姑娘对战事还有见解?”
严阁老知道沈君月厉害,且是将门虎女,可她到底还是个女娃,常居后宅,应该不能洞悉战场之事。沈君月自然明白严阁老意思,却没有打算证明什么。
贺九川是去战场了吧?
那男人虽然表现的不关心朝政,可却仍是放心不下大承的版图落到旁人手中吧。
她思索着,就见上官柔轻轻碰了她胳膊一下:“进城了。”
沈君月闻言抬头,就看到安巳的城门。
说是城门,其实就是几个简陋的木头架子。
越过木头架子,城门内的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
县城的正街上零星走过几个人,看到他们的流放队伍,也都忙四散躲开。
队伍走进城门,沿着正街一路向北,竟然一个商铺都没有看到。
沈君月挑眉:“这穷乡僻壤,还指望它能抵抗突厥铁蹄?”
严阁老听到这话,从车上坐起来盯着她:“丫头刚才说什么?”
沈君月耸肩,不答反问:“西北也这么穷吗?”
“比这里好些,沈将军驻守多年,兴农业,无战事时允许突厥和我大承边境通商,可这些壮举,最后都成了他通敌卖国的罪证。”
严阁老说到这里时,眼底闪过怒意。
“皇上年纪大吗?身体怎么样?”沈君月悠哉的问,若是年岁大了就快快殡天让位吧。
严阁老惊了,上官柔连连堵她嘴。
“小丫头,虽然老夫也觉得你想的对,可也不好说出口。”
“祖父……”
严子行寒毛直竖,这一老一少,就算再生气也不好议论皇帝死活。
沈君月不以为意,挪开上官柔的手:
“还好突厥人一根筋,只看得到眼前的利益,才死命的抢夺西北。
若是他们知道东北这般贫穷,守备松散,从这里撕开一条口子,就可直奔大承腹地,差不多七年八年,大承就是他们的了。”
严阁老怔了,他布满干纹的眼睛,睁了又睁,似乎想一下子将沈君月看透一般。
他真想知道,沈君月到底是怎么做到,年纪轻轻便有这般见地的。
李岚和严子行也是从小熟读兵书的,听了沈君月的话,也是眼前一亮。
两人佩服的同时,心里又有点酸涩。
这样好的沈姑娘注定跟自己无缘。
一行人向前,看到了安巳驿站的牌子。六子拎着佩刀快速跑到队伍前面,去跟驿站管事交涉。
半晌,六子匆匆从驿站跑出来,又匆匆喊停队伍,而后大步朝沈君月跑来。
沈君月蹙眉,忽然就想到是什么事情,她走下马车,朝六子迎过去。
“姑娘,沈将军和郡主在里面。”六子有些激动。
沈君月薄唇抿起,将沈沐雨叫过来。
许是见她过分的平静,六子诧异又担心,一把将她拉住:“姑娘要有个心理准备。”
“怎么?”她的心瞬间提起来,难不成是沈成和衡阳郡主不好了?
六子忙摇头,正欲开口时沈沐雨已经上前,便压低声音道:
“姑娘,沈将军看似重伤,郡主的状态也不好,您和小少爷都要有个心里准备。”沈君月点头,其实也应该想到的,通敌卖国的罪名是可以人头落地的。
如今没杀,那便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她道:“我心里有数。”
“好,姑娘先带着小公子过去,我去将旁人安顿好。”
“恩。”
——
安巳的驿站实在不大,一间马厩,三间土房。
另外一个流放队伍住了,他们这群人就只能在驿站旁边的两处空屋驻扎。
六子安顿旁人,沈君月牵住沈沐雨的手,缓步朝着驿站走去。
虽然只二三十米的距离,可沈君月却觉得无比漫长,走的心里发闷。沈沐雨倒是很激动,小脸上满是期待。
可当两人走到驿站门口时,沈沐雨看到浑身是血,随意趴在地上的沈成时,眼泪便止不住的流下来。
他本以为自己看到爹娘的时候会扑过去,可真的看到了,他却觉得足下有千斤重,他脚步很慢很慢的挪到沈成面前。
音色颤抖唤了一声:“……爹。”
沈成身子明显僵了下,随后将头转了过来,看到眼前跟自己有六分像的孩子,他不由的愣住,转而又笑。
“小雨,是小雨吗?”沈成激动,也顾不得背后的伤,强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