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第44章 于高山造访(2 / 3)

去,吃完饭我就回家。”

“嗯嗯~”

“那你千万别喝酒。”

“要是喝酒了,就给我打电话,我带宝宝过去接你。”

萧飞在电话里叮嘱了一句。

然后,两人又腻歪了一会儿,这才挂断了电话。

……

与此同时。

金域华府808号房内。

萧飞刚挂断电话没多久,于高山便带着另一名白发老者,来到了家中。

萧飞将三个宝宝放在卧室婴儿床上,让他们独自玩耍。

自己则回到客厅,招待两位老者。

“萧先生,你好。”

“突然造访,没有打扰到您吧?”

客厅内,于高山坐在沙发上,满脸堆笑地看向萧飞。

“没有没有,于前辈客气了,这位是?”

“我叫张恨水。”

另一名白发老者,语气谦卑地说道。

听到这个名字,萧飞愣了一下。

这个张恨水。

不就是炎夏民乐四大天王当中的其中一位吗?

跟于高山不同。

于高山是精通琵琶,以及大部分民乐器材。

而这位张恨水,则是将古琴和古筝研究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在整个炎夏,都颇负盛名。

“张前辈,您好。”

萧飞和张恨水握了握手,然后笑着说道:“两位要喝点什么吗?”

“清茶便可。”

“好的。”

萧飞当即泡了一壶茶水,给两位前辈各自倒了一杯。

“不好意思啊,两位前辈。”

“因为我有三个孩子要照顾,所以无法脱身,不然肯定亲自登门拜访。”

“没事,孩子要紧……”

“正好我跟老张,也许久没有出来走动了,就当是出来散散心。”

于高山摆了摆手,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他环顾了一下四周,很快便注意到了客厅内,摆放着的那把古琴。

“萧先生。”

“我当初在视频里,听过你演奏的凤求凰。”

“当真是听君歌一曲,三宵难忘怀啊!”

“如果不是那天你有事回老家,我跟老张肯定当天便飞过来,见一见小友你了。”

闻言,萧飞笑了笑道:“于老过奖了,我这只不过是瞎摆弄两下罢了。”

“你那可不是瞎摆弄!”

张恨水在旁边插嘴道:“即便是我,也无法弹出这种水准,不知道小友你……到底师承何处啊?”

在张恨水和于高山看来。

萧飞的琴技,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这显然不是参加某个培训班,或者是兴趣小组,便能够学到的。

他肯定是得到了某位大师的点拨!

然而,萧飞却摇了摇头说道:“不瞒两位前辈,我这琴技,没有经过任何人的指导,全靠我自己一个人悟出来的。”

听到这话,于高山和张恨水对视一眼。

显然,他们并不相信,萧飞仅靠自学,便能够达到如此地步。

但是看萧飞诚恳的样子,又不像是在撒谎。

而且,这种事情,也没有撒谎的必要。

“小友。”

“你这琴艺,当真是你自学而来的?”

于高山再次问道。

萧飞点了点头,信誓旦旦地说道:

“是的,于老。”

于高山皱了皱眉头,感觉自己一把年纪,都活到狗身上去了。

不管是他还是张恨水,都是自幼拜入名家,苦心钻研几十年,才能有今天这番成就。

结果现在。

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小伙子。

仅靠自学,便将他们几十年的努力,都给比下去了。

这让他们怎么甘心!

“小友,不知能否再为我们演奏一曲?”

“当然可以。”

萧飞当即答应下来。

紧接着,起身走到摆放古琴的桌前,看向两位老者问道:“不知二位前辈,想要听些什么?”

张恨水想了想,然后说道:“《广陵散》,小友可会?”

“当然。”

于高山闻言,想要说些什么,但最后还是忍住了。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

是炎夏古代十大古琴名曲当中,最难的一首曲子。

魏晋时期的嵇康,因擅长弹奏此曲而闻名。

这首乐曲原是东汉末年的民间音乐,被认为是以战国时期的聂政刺韩王为题材的器乐叙事曲。

其旋律激昂慷慨,具有磅礴的气势和独特的风格,表现了英雄的气概。

同时,也是我国现存古琴曲中唯一具有战斗气氛的乐曲,直接表达了为父报仇的精神,具有很高